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1/10
2/10
3/10
4/10
5/10
6/10
7/10
8/10
9/10
10/10

亲,该文档总共13页,到这已经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直接下载吧~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认识整时》A1技术支持的学情分析方案一、能力描述A1微能力点的能力维度属于学情分析,所属环境为多媒体教学环境。运用A1能力点需要教师合理利用信息技术手段辅助分析学情,学情包括学生经验、知识储备、学习能力、学习风格以及学习条件等,但并不是面面俱到,应该按照学科教学需要灵活选择。运用信息技术获取学情后可以精准确定教学的适切目标;为教学重难点的突破、教学策略的选择和教学活动的设计提供科学依据。二、分析方案(一)分析目的一年级学生虽然年龄小,但它们在学情教育和家庭教育中或多或少都接触过有关时间的知识,因此需要了解他们对钟表的认识和对整时的知识储备,为教学中教学策略的选择和教学活动的设计提供科学依据,从而做到“以学定教”。(二)分析内容1.教学主题冀教版一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第一课时《认识整时》本节课属于数与代数的知识领域,在数与代数领域中包含着数的认识、数的运算、和常见的量,本节课是常见的量的一部分,教材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将时间(准确地说是时刻)与学生熟悉的活动对应起来,让学生会看钟面和电子表认整时,养成有规律的作息和珍惜时间的良好行为习惯。本节课是学生建立时间观念的初次尝试,也为以后的“时分秒”的教学奠定了基础。2.教学对象小学一年级学生,年龄小,活泼好动,好奇多问,新鲜感强,学生的有意注意力短暂,具体形象思维占重要地位。3.重难点重点:认识钟面结构,认读整时,记录整时。难点:总结辨认整时的方法。4.分析方法和工具课前通过"问卷星"和"微信",编制问卷并组织学生填写问题,了解学生对于钟表的认识情况,快速收集和整理学生数据信息,有效了解学情,从而改进教学设计。《认识整时》学情调查问卷及结果分析目的:了解每一个学生的答题情况,使教学更有针对性。分析:通过查看详细数据可以了解每个学生每道题目得情况,以便在教学中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目的:了解学生的学习条件,在生活中是否接触过钟表。调研分析:学生家里都有钟表,他们对钟表比较熟悉,虽然随着科技发展,现代人们使用手机、电脑、电子时钟越来越广泛,但是生活中指针式钟表仍占学生家庭的主导地位,为学生认识整时创造了条件。目的:了解学生在生活中对钟表的认识。调研分析:95.35%学生对钟表上的数有所关注,但仍有个别学生不太留心观察生活中的事物。目的:了解学生在生活中对钟表指针的认识。调研分析:62.79%的学生认识时针和分针,有近40%的学生不认识或不能正确区分时针和分针,而认识整时就要先认识时针和分针,因此,在教学中,我们可以通过体验活动,加深学生对时针、分针的认识。目的:了解学生钟表指针的运动方向的认识。调研分析:有51.16%的学生关注过指针转动的方向,48.84%的学生不知道指针转动的方向,因此,在教学中,我们可以通过体验活动,了解顺时针方向。目的:了解学生对整时的认知情况。调研分析:从答题看,30%的学生不认识整时,大部分学生认识整时,而且有的学生会用电子表示法写出这个时间,但是记录整时或认读整时不太规范。教学中教师可充分利用这一经验让孩子说说如何看时间,总结归纳看整时的方法。目的:了解学生电子时的认知情况。调研分析:从答题看,学生都能认识电子时,学生对于电子表示法记录整时将会更加容易接受。总的来说,通过课前调查,我们了解到大部分学生对即将学习的知识并不陌生,对钟表有一些认识和知识储备,但这些经验还处在比较浅的层次。因此在教学中对于时针、分针的认识,对整时的认写的规范性还需要重点学习。要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知识储备开展教学工作。如在教学设计时,将原来学生观察钟面、认识钟面的过程,改为提供空白钟面,让学生通过希沃白板5的拖拽功能去建构钟面,加深对钟面的结构的认识。特别是时针和分针的辨别,让学生通过指一指、画一画充分体验并认识指针;再通过动态演示,观察比划指针运动的方向,了解顺时针方向;之后通过认一认、拨一拨认识整时,总结出认整时的方法。整个过程让学生在交流中矫正,在操作中体验,观察中感受,在练习中强化,有效形成学习经验,逐渐形成认识整时的规律,最后还要培养学生珍惜时间的意识。《认识整时》学情分析报告一、分析对象《认识整时》是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的学习内容,本课要求学生认识钟面,会看整时,并初步建立时间观念,学生虽然没有真正学习过钟表的知识,但在平时生活中经常会接触到时间,为了能更好的读懂学生,更加精准把握住教学的起点,课前通过“问卷星”对全班学生进行了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