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1/3
2/3
3/3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八大菜系的营养之处美食小吃文化中国菜肴在烹饪中有许多流派,其中最有影响的当属人们常说的“八大菜系”,即鲁、川、粤、苏、浙、徽、湘、闽。尽管从原料、调味、烹饪方法上来说,每个菜系各有各的风格,各有各的精致,但有一点是相同的:都注重疗养。那么,八大菜系的营养价值有何不同呢?徽菜用炖煮留住浓香-n,I.l*d$Z+H5]*?9I在上海菜、江苏菜、浙江菜甚至山东菜中,都可以找到徽菜的影子,这是因为徽菜曾因纵横天下的徽商而鼎盛一时。徽菜由皖南、沿江和沿淮三个地方风味组成。皖南菜是安徽菜的主要代表,它最早发源于黄山麓下的歙县,后来随着“祁红”、“屯绿”等名茶和徽墨等特产的集散转移到屯溪。其主要特点是喜用火腿佐味,以冰糖提鲜,善于保持原料的本味、真味,口感以咸、鲜、香为主,放糖不觉其甜。徽菜菜肴常用木炭风炉单炖单煮,原锅上桌,浓香四溢,体现了徽味古朴典雅的风貌。7F;A7B9a%U3t1_徽菜擅长烤、炖,讲究火功,其特点是芡大油重。因此,患有高血压、高血脂、冠心病等疾病的人,最好少吃徽菜,或是选择其中的汤菜、炖菜食用,避免因油脂摄入过多而导致血管阻塞。此外,徽菜也不适合老年人食用,老年人肠胃功能较弱,摄入过多的油脂可能会导致消化不良。2m.q0e*Q/y#s3J$~B5h徽菜中有不少利用食物自然霉变后的特殊味道,调味烹制而成的奇香无比的菜肴。如著名的臭鳜鱼、臭豆干等,成为徽菜一大特色。这些天然霉变发酵的食物中含有丰富的氨基酸,对人体颇有益处。但食用时一定要彻底加热,以免引起腹泻等不适。8x&J#N:Q&I5]-L豆腐是近年来颇为人们所称道的一种健康食品,含有较多的蛋白质、钙质,热量却极低,对预防骨质疏松和缓解失眠都有一定的效果,非常适合老年人食用。淮南是中国豆腐的发源地,安徽菜中的豆腐菜也是一大特色,多种烹饪方法应用于不同的豆腐,组合成口味丰富的豆腐菜肴,让南北食客充分享受豆腐的美味与营养。徽菜中著名的豆腐佳肴有:八公山豆腐、瓤豆腐、家乡豆腐、毛豆腐等。%B4k}-o(k-z*`!m"L/`徽菜中的竹笋类菜也很多,特别是运用传统特色技法,炖、烤成的笋干菜更是美味可口。据分析,春笋中含有丰富的蛋白质、糖类、胡萝卜素、维生素Bl、维生素C以及钙、磷、铁等成分。吃些竹笋不仅可适当增加营养,而且有促进肠道蠕动、帮助消化、化积食、防止便秘之功,对于减肥也有很大的帮助。由此,徽菜技法烹制的笋干类菜肴,已经被越来越多的人所接受,从过去穷人的家常菜上升为现代营养佳品了。苏菜爱上火的人多吃w江苏素有“鱼米之乡”之称,海、江鲜十分丰富,水产禽蔬一年四季不断应市,为烹饪发展提供了优越的物质条件。苏菜中以淮扬菜最具代表性,在国内外影响都很大。;uA:w$c:\"z0B苏菜系由淮扬、苏锡、徐海三大地方风味菜肴组成,以淮扬菜为主体。淮扬菜的特点是选料严谨,注意刀工和火工,强调本味,突出主料,色调淡雅,造型新颖,咸甜适中,口味平和,故适应面较广。其中南京菜以烹制鸭菜著称,镇、扬菜以烹鸡肴及江鲜见长。2]"l!k8^(z,P苏菜所选用的海鲜、江鲜类原料新鲜、丰富,含有多种维生素和优质动物蛋白,又富含不饱和脂肪酸,既可为人体提供足够的营养,又避免了因脂肪摄入过多而发胖。与新鲜时蔬搭配,苏菜的鱼肉禽蛋发挥了很好的滋养一方的作用,达到了营养的均衡。i'l#p2|9D.~6k$k8A-c以苏菜擅长烹制的鸭菜为例。鸭肉营养价值很高,含有较多的B族维生素和维生素E,钾、铁、铜、锌等矿物质的含量也很高。鸭肉尤其适合夏秋季节食用,既能补充过度消耗的营养,又可消除暑热给人体带来的不适。鸭属水禽,性寒凉,根据中医“热者寒之”的治疗原则,它特别适合体内有热、上火的人食用。低热、虚弱、大便干燥和水肿患者吃鸭肉最为有益。此外,鸭血具有补血、清热解毒的功效;鸭蛋具有滋阴补虚、清热润燥的功能。5@;U7v8F9x+R-p5T&o此外,苏菜中有不少应季的叶类、根类菜用原料,人们一般只吃当地生产的、最新鲜的菜,过季不再食用。这类菜大多药食兼用,具有多种祛病强体的功效。$q0^"~[+H,g0y5s川菜麻辣最能促进食欲人称天府之国的四川,自然条件得天独厚,使川菜有着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天然烹饪原料。这也是川菜在八大菜系中独树一帜,历史悠久的重要原因。“一菜一格、百菜百味”是川菜系最大的特点,由于川菜所取的原料大都很普通,价格又较低,所以川菜理所当然成为了全国百姓心中的“第一菜”。$V6T7L4v#`(f&Z%F川菜的复合味是八大菜系中最多的。据统计,川菜在麻辣、鱼香等主要特色味的基础上,经精烹巧配,可以调出几十种各具特色的复合味。味别之多,调制之妙,堪称中外烹饪技艺之首。5^+i+P.T5S)u"?其中最为人们称道的,当属麻辣味型。包括麻辣、红油、煳辣、酸辣、椒麻、家常、荔枝辣香、鱼香、陈皮、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