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1/10
2/10
3/10
4/10
5/10
6/10
7/10
8/10
9/10
10/10
亲,该文档总共16页,到这已经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直接下载吧~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教学论跨学科的理论发展论文一、教学论跨学科分析的内涵与特征跨学科(interdisciplinarity),学界亦称“交叉学科”,该词源于20世纪20年代的美国。跨学科最初只是在一般字面意义上使用,随着分析的深入,由原来的多种理解逐步趋向较为稳定的公认的含义。就学术含义而言,跨学科至少可以具有或引申出三层不同的含义:一是指打破学科壁垒,把不同学科理论或方法有机地融为一体的分析或教育活动。[1]这是跨学科的基本含义。二是指包括众多的跨学科学科在内的学科群。从这个意义上说,跨学科学科不是一门学科,而是所有具有交叉(跨学科)特点的学科的总称,通常被称为交叉科学。三是指一门以分析跨学科的规律和方法为基本内容的高层次学科,确切地说,可以称为“跨学科学”或“科学交叉学”。目前在国外学者中较为公认的“跨学科”的含义是指对于典型学科之间的问题的分析。西方学者G。伯杰在经合组织(OECD)出版的跨学科——大学的教学和科研问题文集中对跨学科作了较为详细的诠释,指出跨学科是两门或两门以上学科之间紧密的和明显的相互作用,包括从思想的简单交流到学术观点、方法、程序、认识、术语和各种数据的相互整合,以及在一个相当大的领域内组织的教育、分析。20世纪60年代开始,由于各门学科发展自身的需要和学者学术兴趣的转移,以及社会需求的激励,迅速掀起了跨学科分析(InterdisciplinaryStudies,IDS)的热潮,并于70年代在法国召开了首届跨学科问题国际研讨会。跨学科分析被界定为:“回答一个问题、解决一个问题或者选择一个话题的过程,这些问题或主题用一门学科或专业来处理可能显得太宽泛和复杂……跨学科分析吸收各学科的观点并通过建构一种更全面的看法来综合它们的视野。在这种方式下,跨学科分析不是一种简单的补充,而是学科的补足和修正。”[2]这是对跨学科分析比较有代表性的界定。其余的界定,如德国着名跨学科分析专家米特斯特拉斯教授认为:“跨学科分析是一个持续的学科间的合作,一方面涉及了一个超越学科界限的科学分析和科学工作的形式,另一方面也是学科内部的相关知识和相关分析的准则,是学科间就单一学科无法解决的问题的合作。”[3]美国国家科学院、国家工程院以及国家卫生分析院指出:“跨学科分析是团队或者个人整合来自多学科的信息、数据、技术、工具、视角、概念和理论,解决某一学科和分析领域内不能解决的问题。”[4]我国跨学科分析专家刘仲林认为:“跨学科分析是科研主体在科学划分的基础上,打破不同学科之间的界限,跨越不同分析领域而进行的一种科学创造活动,是解决复杂的科学技术问题和社会问题而达到不同学科相互渗透的一个重要手段。”[5]尽管国内外许多学者对跨学科分析提出了自己的见解,对跨学科分析的概念表述不尽相同,但其本质和要义是明确的,即跨学科分析是来自两个或两个以上学科的分析人员组成的科研团队,运用多学科的理论与方法,来解决综合的、复杂的、单一学科难以解决的问题的一种分析范式。教学论分析对象和解决问题的复杂性、综合性,呼唤教学论跨学科分析的产生。教学论跨学科分析,指谓以教学论的分析对象为特定领域,跨越学科之间传统边界,引进与借用其他学科的理论或方法,从新的视角、新的方法对教学理论与实践问题进行全面、综合、系统、深入探讨的一种分析范式。教学论跨学科分析既是教学论和其他学科跨越边界进行分析取得的结果,也是教学论分析领域迫切需要新的理论与方法以求拓展与突破的结果。教学论跨学科分析具有如下三个基本特征:第一,教学论跨学科分析具有综合性。客观事物本身是一个联系的整体,任何事物都不能离开其他事物孤立地存在于一个封闭的系统中,科学的发展要求人们分析问题的方法具有高度的综合性。跨学科分析为解决人类面临的各种综合性、复杂性问题提供了新的路径。教学论分析的问题是综合和复杂的,是任何单一科学不可能对它分析透彻的,更不能对它提供完整的科学的解决方案。正因为如此,教学论分析也就走综合性、复杂性问题解决的新路径——从单学科分析发展到跨学科分析。第二,教学论跨学科分析具有互融性。教学论跨学科分析中,教学论分析者一方面站在自己的学科立场上,努力保卫自身所在的学科领地,另一方面又极力地向外扩展自身的学科疆界。扩展的结果是,教学论原有的学科边界被打破了,教学论与相关学科之间相互融合,体现“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互融性样态。如与哲学的融合,就有与本体论、价值论、知识论、实践论的互融性;如与系统科学的融合,就有与系统论、信息论、控制论的互融性;与相关横向学科的融合,就有与政治学、历史学、经济学、社会学、文化学、心理学、伦理学、美学、管理学、生态学、环境学、信息技术学的互融性。第三,教学论跨学科分析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当代跨学科分析,尤其是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相结合的跨学科分析,是适应科技、经济和社会综合发展需要的产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