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教材实验迁移考查我国化工专家侯德榜的“侯氏制碱法”曾为世界制碱工业做出了突出贡献。他以NaCl、NH3、CO2等为原料先制得NaHCO3,进而生产出纯碱。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H3+CO2+H2O=NH4HCO3;NH4HCO3+NaCl=NaHCO3↓+NH4Cl;2NaHCO3Na2CO3+CO2↑+H2O(1)碳酸氢铵与饱和食盐水反应,能析出碳酸氢钠晶体的原因是。a.碳酸氢钠难溶于水b.碳酸氢钠受热易分解c.碳酸氢钠的溶解度相对较小,所以在溶液中首先结晶析出(2)为检验产品碳酸钠中是否含有氯化钠,可取少量试样溶于水后,再滴加。Na2CO3可用于工业上制玻璃,涉及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等浓度等体积的Na2CO3与NaHCO3的混合溶液中,离子浓度的大小顺序为。(3)某课外活动小组模拟上述制碱原理,进行碳酸氢钠的制备实验,同学们将二氧化碳气体通入含氨的饱和食盐水制备碳酸氢钠,实验装置如下图所示(图中夹持、固定用的仪器未画出)。试回答下列有关问题:(Ⅰ)乙装置中的试剂是,该试剂的作用是。(Ⅱ)实验结束后,分离出NaHCO3晶体的操作是(填分离操作的名称),该操作所需要的玻璃仪器有。(共13分)(1)c(2分)(2)再滴加硝酸银溶液和过量稀硝酸,看是否有白色沉淀生成(2分)Na2CO3+SiO2Na2SiO3+CO2↑(2分)c(Na+)>c(HCO3-)>c(CO32-)>c(OH-)>c(H+)(2分)(3)(Ⅰ)饱和碳酸氢钠溶液(1分);除去CO2中的HCl气体(1分)(Ⅲ)过滤(1分)玻璃棒、漏斗、烧杯(2分)b空气→浓H2SO4样品铜网滴有淀粉的蒸馏水adc黄铜矿是工业炼铜的主要原料,其主要成分为CuFeS2,现有一种天然黄铜矿(含少量脉石),为了测定该黄铜矿的纯度,某同学设计了如下实验:现称取研细的黄铜矿样品1.150g,在空气中煅烧生成Cu、Fe3O4和SO2气体,实验后取d中溶液1/10置于锥形瓶中,用0.05mol/L标准碘溶液进行滴定,初读数为0.00mL,终读数如下图所示。(1)称量样品所用仪器,将样品研细后再反应目的是。(2)装置a的作用是________。A.有利于空气中氧气充分反应B.除去空气中的水蒸气C.有利于气体混合D.有利于观察空气流速(3)上述反应结束后,仍需通一段时间的空气目。(4)滴定时,标准碘溶液所耗体积为_________mL。判断滴定已达终点的现象是。该黄铜矿的纯度为________。Ba(NO3)2②BaCl2+HCl①③饱和NaHSO3(5)若用下图装置替代d,同样可达实验目的的是。(6)若将原装置d中的试液改为Ba(OH)2,测得的黄铜矿纯度误差为1%,假设实验操作均正确,可能的原因主要有。(15分)硫酸亚铁容易被氧化,而硫酸亚铁铵晶体[(NH4)2SO4·FeSO4·6H2O]较稳定,常用于代替硫酸亚铁作还原剂。现以铁屑为主要原料制备硫酸亚铁铵晶体,其反应如下:Fe+H2SO4(稀)FeSO4+H2↑FeSO4+(NH4)2SO4+6H2O(NH4)2SO4·FeSO4·6H2O步骤l:在盛有适量铁屑的锥形瓶审加入某种试剂除去油污,加热,充分反应后过滤、洗涤、干燥、称量,铁屑质量为。步骤2:将处理过的铁屑加入到一定量的稀H2SO4中,加热至50℃—80℃充分反应,趁热过滤并用少量热水洗涤,滤液及洗涤液都转移至蒸发皿中。滤渣于燥后称重,剩余铁屑质量为。步骤3:准确称取所需质量的硫酸铵晶体加入“步骤2”的蒸发皿中,搅拌使之溶解,缓缓加热一段时间,将其冷却气结晶、过滤。用无水乙醇洗涤晶体并自然干燥,称量所得晶体质量为。回答下列问题:(1)能够甩于除去铁屑表面油污的试剂是(填字母)。A.纯碱溶液B.烧碱溶液C.明矾溶液D.稀硫酸(2)实验中三次用到过滤操作,完成该操作的玻璃仪器有。步骤2中趁热过滤的目的是。(3)硫酸亚铁在潮湿的空气中易被氧化生成一种物质(碱式硫酸铁),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4)铁屑表面常有少量的铁锈(Fe2O3·H2O),对FeSO4的制备(填“有”、“无”)影响,理由是(用离子方程式回答)。(5)若忽略铁锈的影响,上述实验中硫酸亚铁铵晶体的产率为。(6)请设计一个简单的实验,检验硫酸亚铁铵晶体中含有结晶水(简述实验操作、现象和结论)。。(1)AB(2分)(2)玻璃棒、烧杯、漏斗(2分)避免FeSO4因结晶而造成损失(1分)(3)4FeSO4+O2+2H2O4Fe(OH)SO4(2分)(4)无(1分)Fe2O3+6H+2Fe3++3H2O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