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1/3
2/3
3/3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什么是贫血?贫血是指血液中红血球的数量或红血球中血红蛋白的含量不足------人体血液中的红细胞数男性<400×1012/L、女性<350×1012/L或外周血液血红蛋白(Hb)低于正常值下限------成人男性<120g/L、女性<110g/L、孕妇<100g/L即为贫血。贫血的症状与危害一般表现:皮肤、粘膜苍白,皮肤毛发干燥,指甲扁平无光泽、易破碎,头晕、乏力等体征。心血管系统:活动后心悸、气促,诱发心绞痛,严重贫血可致心衰。神经系统:头晕、头痛、耳鸣、眼花、“眼冒金星”、精神不振、倦怠嗜睡、注意力不易集中、烦躁不安、反应迟钝、手脚发麻、发冷或有针刺感等。消化系统:食欲不振、腹胀、胃部不适、恶心、便秘。严重者,肝脏轻度肿大,发生心衰时尤其明显,并常有压痛。生殖系统:女性常有月经不规则,闭经最为常见。严重贫血者多有性欲减退。贫血的发病原因(一)红细胞生成减少:1.造血物质缺乏:(1)缺铁性贫血;(2)叶酸或维生素B12缺乏的巨幼细胞贫血。2.骨髓造血功能障碍:(1)再生障碍性贫血;(2)慢性疾病(炎症、尿毒症、肝病、肿瘤、结缔组织病、内分泌病等);(3)骨髓病性贫血(白血病、多发性骨髓瘤、骨髓纤维化等);(4)铁粒幼细胞性贫血。(二)红细胞破坏过多(溶血性贫血):1.红细胞内在缺陷:(1)遗传性(遗传性球形细胞增多症、红细胞酶缺乏、海洋性贫血等);(2)获得性(阵发性睡眠性血蛋白尿)。2.红细胞外在因素:(1)免疫性溶血性贫血;(2)机械性溶血性贫血;(3)物理、化学、生物因素引起的溶血性贫血(三)失血:(1)急性失血后贫血;(2)慢性失血后贫血。贫血的治疗1、补充造血要素:缺乏造血要素的贫血如缺铁性贫血和营养性巨幼细胞贫血等,应积极补充造血要素如铁剂、维生素B12或叶酸等,可以获得良好效果。2、输血:急性大量失血引起的贫血必须输血。输血也可适用于难治性贫血(如再生障碍性贫血等)及其他严重贫血患者,但仅能取得暂时疗效。3、其他治疗:(1).刺激红细胞生成:对再生障碍性贫血或肾性贫血可给予刺激红细胞生成的药物。(2).激素:对已明确为自体免疫性溶血性贫血、单纯红细胞再生障碍性贫血等,可以选用糖皮质激素或免疫抑制剂等治疗。(3).脾切除:脾切除可减少红细胞的破坏场所,主要用以治疗脾功能亢进所致的贫血和遗传性球形细胞增多症等。(4).骨髓移植:骨髓移植主要用于严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及重症海洋性贫血等。有些患者可获得长期缓解或治愈。缺铁性贫血缺铁性贫血(IDA)是指体内贮存铁不足,影响血红蛋白合成所引起的一种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是世界各地包括我国贫血中最常见的一种。[常见原因]需要量增加铁摄入不足;吸收障碍;丢失过多。贫血易患人群那些人易患贫血有出血史、黑便史、深色尿者。月经过多的妇女,或处于妊娠、生育(或流产)和哺乳期者。婴儿期和青春期因生长最快,需求较多而致贫血。饮食方面有营养缺乏或偏食、忌口者。工作和生活环境中有与化学毒物或放射性物质接触者。曾服用能引起贫血的药物,如保泰松、氯霉素、氯丙嗪等。有以下疾病者:慢性炎症、感染、肾病、肝病、恶性肿瘤、胶原性疾病、内分泌功能紊乱等。家族中有类似的贫血患者。女性与贫血女性易患贫血。尤其是青春期和生育期贫血,对女性健康影响非常大。挑食偏食、月经生理性失血、妊娠及哺乳期需求量的增加、吸收障碍等原因都会引发贫血。尤其是妊娠及哺乳期贫血将影响两代人健康。贫血一般表现为面色萎黄、发枯、肤涩、疲倦等血虚症状。由于各器官组织机能减弱衰退,还容易过早出现颜面皱纹、白发、脱牙、色素沉着、多病、步履蹒跚等早衰现象。哪位女性不希望自己年轻漂亮,不希望自己的皮肤光洁柔润?而贫血就是女性健美的大敌,所以,女性及时纠正贫血状态,使气血充盈,才能青春常驻,身心健康。故对女性来说,欲保持姣好面容,青春永驻,一生都应积极防治贫血。儿童与缺铁性贫血小儿贫血多发于6个月至3岁的孩子。造血的主要物质是蛋白质及铁。小孩通常蛋白质不会缺乏。而铁元素在奶类中含量很少,有些食物中的铁由于有草酸盐,碳酸盐和植物酸盐等,干扰铁的吸收利用,而造成缺铁性贫血。刚出生的孩子由于有母体留下的储备铁,一般不会发生贫血,随着婴幼儿的生长发育这些铁储备一般半年左右就近耗净,所以6个月以后的儿童易出现贫血。由于生长发育迅速,一般到1岁时血液循环中具有携带氧能力的血红蛋白增加2倍,铁元素求量增加。如果化验检查血色素低于110g/L,就属于贫血,应积极治疗纠正贫血。中医认为,小儿脾胃运化功能较弱,多食则伤胃,过饥则伤脾,水谷精微无从运化气血津液不能化生,而形成贫血。另外,如果能进食充足,但脾胃的消化吸收功能很弱,也会出现贫血。所以,中医对于小儿缺铁性贫血主张用健脾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