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1/10
2/10
3/10
4/10
5/10
6/10
7/10
8/10
9/10
10/10

亲,该文档总共11页,到这已经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直接下载吧~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PAGE11/NUMPAGES11PAGE11/NUMPAGES11PAGE11/NUMPAGES11云南省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方案工程立项申请表推荐学校:昆明学院项目名称:生态超高性能自密实混凝土试验研究工程申报类别:创新训练工程所属一级学科名称:土木工程申请人:资文婷所在学院及年级:昆明学院城乡建立指导教师:李丽蓉单位和职称:昆明学院副教授填表日期:2015年5月19日云南省教育厅云南省财政厅制填表说明1.?申报书?各项内容,必须实事求是,表达要明确严谨,并要求打印或用钢笔填写。页面不够时可加页,不得破坏后面表格的完好和美观。对于填写不合要求、内容模糊不清、字迹潦草者,不予受理。2.该?申报书?为A4纸,各单位或个人可以从云南省教育厅高等教育处网站自行下载或翻印,但格式、内容、大小应与原件一样。一、工程申请人情况申请人姓名资文婷性别女民族汉出生日期1994.12.29所在学院昆明学院城乡建立与工程管理学院专业、班级土木工程专业2班工程名称生态高性能自密实混凝土试验研究通讯地址昆明市经济技术开发区浦新路2号昆明学院工程类别√□创新训练□创业训练□创业理论工程周期2年所属学科专业土木工程申请人参加科研的经历自何年月至何年月参加的工程担任的工作2021年122021年12月混凝土抗氯离子浸透性研究主持工程组其他成员〔不超过5人,不包括申请人和指导老师〕姓名性别年级所在学院专业分工签名赵金红男2021昆明学院土木工程原材料调研选择赵金红王富民男2021昆明学院土木工程制定试验方案王富民闫贺成男2021昆明学院土木工程试验闫贺成赵选强男2021昆明学院土木工程试验赵选强杨艳女2021昆明学院土木工程试验杨艳二、拟申报工程情况〔一〕工程介绍〔研究目的、研究背景及现状、工作原理和方案设想、方案进度安排等〕研究目的:生态超高性能自密实混凝土〔〕是当前和今后混凝土的开展方向,工程对生态高性能自密实混凝土的掺合料的研制、性能参数及其对混凝土性能的影响进展研究。各种地方磨细工业废渣、微细金属纤维、化学外加剂及无机盐类的复合是新一代混凝土材料的开展趋势,本工程同时采用正交设计试验方法,研究矿渣微粉、粉煤灰、硅灰、微细钢纤维、高性能化学外加剂在各自掺量程度下的混凝土配合比优化,通过试验研制一种最优配方的复合掺合料,以改善混凝土构造中骨料与水泥石交界面。在混凝土中由于水泥浆的泌水,会在界面区形成一层以氢氧化钙和钙矾石为主要成分的多孔区,这一区域是混凝土中最薄弱的区域,加强该区域以进步混凝土的密实性和耐久性。用这一优化的复合掺合料配制生态高性能自密实混凝土,测试研究其力学性能和工作性能,采用扫描电镜,从微观层次对掺复合掺合料的生态高性能自密实混凝土的构造进展探究。研究背景及现状:随着我国根底工程的大规模兴建和城市化的高速推进,为解决大跨度、薄壁、高耐久、长寿命混凝土构造的施行,以及生态、环保已是迫切需要。进入21世纪以来,环境问题变得越来越突出,建材不仅要求性能优异,还要考虑与环境协调开展,这一具有优异协调性能的混凝土称为生态混凝土,其特点是不用及少用天然资源。利用粉煤灰、矿渣微粉等工业废弃物取代水泥制备,降低消费本钱,扩大使用范围,节省自然资源,节约能源,抑制废弃物的产生和二氧化碳等气体的排放,保护生态环境,从而间接地减轻环境压力和负担,已是社会可持续开展的重要举措。研究生态超高性能自密实混凝土,优化材料性能,是进步工程耐久性和服役寿命的重要选择,也是进步特种构造各种抗力的重要途径。研究高性价比,长服役寿命,具有节能环保和自密实特征的混凝土是进步构造各种抗力,促进构造改革的重要根底。在根底建立工程中,典型的如已建千姿百态,形势喜人的三峡大坝、京津高速铁路、岭澳核电站、青藏铁路、跨海杭州湾大桥、海洋工程、建筑工程、高速公路、风电工程等。这些宏伟壮观的根底工程与混凝土等级与性能息息相关,当前面临的主要问题是如何到达设计服役寿命的要求。混凝土暴露在严酷的使用环境条件下,遭受严重的腐蚀、冻融、干缩循环而破坏,保护层脱落,钢筋外露锈断,而导致混凝土构造过早地失效,服役性能衰退的情况时时发生,造成宏大的经济损失。到目前为止,用超磨细石英粉、大量硅灰等粉体材料,以及高效减水剂制成的,可与金属媲美与高分子材料抗衡的活性粉末混凝土已到达一定的研究程度,但由于采用的超细粉体材料价格昂贵,要经超磨细导致能耗大,国外微细金属纤维价格高,从而导致性价比低,难以在工程中大规模地应用。而充分利用超细工业废渣自身各种物理与化学优势,取代更多的水泥熟料,改善组成材料与微构造,优化纤维尺度与外形,优化养护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