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1/9
2/9
3/9
4/9
5/9
6/9
7/9
8/9
9/9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企业研究所“战略性新兴产业政企关系研究”课题组发布时间:2011-03-17内容摘要:印度的专利制度是世界上最清晰体现国家战略利益的典范。作为技术后发国家,它成功运用专利制度培育了国际领先的本土医药和软件行业,对同样是技术后发国家的中国如何培育本国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具有借鉴意义。本文介绍其专利制度发展的沿革及当前为本国产业发展预留充分空间的现有几大制度。关键词:专利制度,国家发展战略,印度印度的专利制度是世界上最清晰体现国家战略利益的典范[JaniceM.Muelle,THETIGERAWAKENS:THETUMULTUOUSTRANSFORMATIONOFINDIA'SPATENTSYSTEMANDTHERISEOFINDIANPHARMACEUTICALINNOVATION,68U.Pitt.L.Rev.49.]。作为技术后发国家,它成功运用专利制度培育了国际领先的本土医药和软件行业,对同样是技术后发国家的中国如何培育本国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具有借鉴意义。国内现有文献对印度专利制度缺乏系统梳理和对具体制度的深入了解,本文系统介绍印度的专利制度,着重其对产业发展的作用,及加入TRIPS后具体制度的内容,分析总结其如何应用知识产权制度培育本土产业的发展。一、加入TRIPS前:以突破技术封锁为目的的专利制度(以有利于低成本“模仿”和“吸收”的具体规定为手段)印度专利制度曾长期附属于宗主国英国,印度1856到1947年独立前实施的专利法规都由英国人制定。1947年印度独立后,印度政府两次组织委员会起草更符合本土利益的专利法。第一次委员会报告由委员会主席、印度高级法院法官BakshiTekChand执笔,反思了原有专利制度在促进本国产业发展方面的失败,建议要更加完善强制许可和反知识产权滥用制度。第二次委员会报告由印度商务部准备并由印度高级法院法官RajagopalayAyangar执笔,建议本国的知识产权制度应当在原有的英国法基础上进行彻底的变革,以适应本国技术发展和产业化的需要,鼓励创新,促进印度教育机构并重点关注科技教育的发展。该报告最主要的三点策略是:(1)确定哪些发明可受专利保护;(2)决定不授予外国主体印度专利权或要求该申请专利的技术必须在印度应用;(3)决定抵制国际压力,暂不加入有关知识产权国民待遇的国际公约。以第二次委员会报告的思路为主轴,结合第一次报告的内容,印度1970年第一部反映本国利益的专利法颁布。该专利法的主要特点是:(1)对可授予专利的内容实行有利于印度的限制。对于“其实质可以作为食物、医药或麻醉品……或通过化学过程(包括合金,光学玻璃,半导体和金属间化学物)而形成或准备的物质”不授予专利。(2)专利的保护期限比较短。形成不授予专利物质的程序可以授予专利,但保护期限非常短,通常不超过7年。其他的专利保护只有14年,其他国家多为20年。(3)世界上最宽松的强制许可制度。印度对强制许可可适用的情况做了非常宽泛的规定:“专利要促进创新并保证该发明在印度境内进行商业应用……专利并不只是为了赋予专利权人对专利的垄断性权利”,只要该专利的实施没有促进创新或不在印度境内进行商业应用都有可能导致强制许可的实施。该专利法的正式生效导致外企在印度的专利申请大幅消减。1978到1979年间,外企的专利申请量比1968年的申请量减少了1/4。印度本土的申请保持在稳定状态。该专利法带来的经济效应是本土医药制造的显著增加和医药价格的大幅回落。境外的专利药品在印度可以自由复制,只要制造该药品的程序没有违反印度的专利法(对程序的保护在印度不会超过7年)。只要药品只在印度制造和销售(或出口到一些同样不承认药品专利的国家)就不会违反任何外国法律。大量的跨国公司离开印度,本土公司蓬勃发展并占据了相当的市场份额。1998年印度某种药品的价格不到美国同期市场上该药品价格的1%。印度制药企业数量迅速增长。1970年为2257家,1980年为5156家,1990年为1.6万家,2005年超过2.3万家。印度是世界制药业规模较大、发展水平较高的发展中国家之一。在制造能力方面,印度已进入世界大国行列,产量位居全球第4位,占全球产量份额的8%,市场销售金额位居第13位;1991年以来年平均增长幅度为17.5%,远高于印度国内GDP的增幅(6%左右)。印度政府的税收有大约15%来自于药品市场,这个比例是全世界最高的。在本土医药制造产业蓬勃发展的同时,印度医药产业的创新并不突出。在加入TRIPS前,印度没有任何研究实质上关注新分子领域。和西方公司相比,印度公司投入研发的金额占总销售额度的比例非常小。即使在2005年印度医药领域的弱点仍是在创新性研发上投入少及缺乏有关人才。总体上来说,印度1970年的专利法实现了国家优先考虑的利益,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