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1/5
2/5
3/5
4/5
5/5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PAGE此资料由网络收集而来,如有侵权请告知上传者立即删除。资料共分享,我们负责传递知识。大学生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培育途径研究摘要: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将培养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作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重要内容之一加以强调。在多元文化格局的形势中,部分大学生在政治信仰、价值观念方面发生了动摇,出现了对马克思主义的主流意识形态的认同危机。如何应对西方文化对我国大学生文化观念的挑战,有赖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实施。通过开展理想信念教育、通识教育、传统文化教育、自我教育等多种途径培育大学生的文化自觉意识、树立文化自信,提高大学生文化选择能力和文化创新能力,使大学生成为推进先进的社会主义文化发展、传承与创新的鲜活力量,既是一种提升与优化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文化环境和时效性的理性态度,也是当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历史使命。关键词:文化自觉;文化自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途径中图分类号:G41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9749(2020)06-0126-05文化,不仅是社会道德的核心要素,是国家软实力的重要标志,也是大学启蒙思想、唤醒人格和震撼心灵的源泉所在。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报告中明确提出,要“培养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这一历史任务,并以此全面提升国民素质。这也为新时期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出了一个更新更高的要求。清华大学第一任校长梅贻琦先生曾有名言:“所谓大学者,非谓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大学与大师的灵魂均在乎有精神、有文化。大学文化的根本特性在于其先进性和引领性;大学不仅是传承与创造优秀文化的主要阵地,更是整个民族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的重要引领者。在多元文化的时代背景下,作为培养人才的重要基地,思想政治教育是大学培养具有高度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意识优秀人才的主阵地,也是思想政治教育乃至高等教育的根本任务与方向。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在于育“人”而非制“器”,其根本在于弘扬与传承文化的同时,唤起大学生的“文化自觉”、“文化自信”意识,使之在了解自身文化的基础上,自觉地从世界文明史的高度来认识中国、认识世界,并主动树立正确的文化自信。一、概念区分及其关系1.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文化自觉”这一概念最早由学者费孝通先生于1997年首次提出。先生指出,所谓文化自觉,是指生活在一定文化历史圈子中的人对其文化有自知之明,明白它的来历、形成过程、所具有的特色和它发展的取向;文化自觉不带有任何文化回归的意思,它不是复旧,也不是全盘西化或全盘他化,自知之明是为了加强对文化转型的自主能力,取得决定适应新环境、新时代文化选择的自主地位。[1]这一阐述包含两个层面的含义:第一个层面是宏观层面,从国家之间、民族之间的关系来看,一个国家和民族只有达到“文化自觉”,才有可能有效避免文化冲突,实现真正的文化融合;第二个层面是微观层面,就个体而言,作为文化主体的人只有培养自身的“文化自觉”意识,才能正确认知自身所处的文化,才能辩证理解其他文化,提高自身的文化选择能力和文化素质。简言之,“文化自觉”可以理解为是个人与整个民族在文化上的自我觉醒、自我反省与自我构建。如果说文化自觉是一种意识、责任,那么文化自信就是一种信念、信心。“文化自信”可以概括为个体、民族或国家对自身文化价值的充分信任与肯定,以及对自身文化生命力的坚定信念。文化自信来源于历史深处,其本质上是对文化生命力的信念信心。增强文化自信需要有对历史传统文化、红色革命文化、民族民间文化、当代中国文化的理性审视,以及对世界历史文化、异域民族文化、现代文明成果的包容借鉴。[2]2.二者间关系及其意义“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有着本质上的联系,二者是相辅相成、辩证统一的关系。有了文化自觉,对自己、对文化有所认识和觉悟,才会树立正确的观点、态度和自信心,才会朝着目标迈进;有了文化自信,必然会更加警醒、更具力量,并自觉自愿地朝着奋斗目标前进。因此,有了文化自觉,便能不断积累与树立文化自信;有了文化自信,才能更加激发文化自觉,实现文化自强。在当前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时代背景下,培育大学生乃至全民族的“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具有三个层面的内涵及意义:一是认同与传承,即要自觉继承和维护民族的优秀历史和传统,并使之延续和发扬光大;二是借鉴与扬弃,即从国家民族实际出发,对全人类的文明成果加以借鉴,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为己所用;三是反思与创造,即在反思自身文明与其他文明的基础上与时俱进,敢于实践,推进文化创新和繁荣。在这一不断递进的文化认识、反思与发展创新的过程循环中,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互相作用,共同成就文化建设的新高度。二、当代大学生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的缺失在当前的时代背景与环境之下,由于多重原因,大学生受各种影响的渠道明显增多、各种观点、观念与思想大量涌现,其中,正确的思想与错误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