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1/10
2/10
3/10
4/10
5/10
6/10
7/10
8/10
9/10
10/10

亲,该文档总共64页,到这已经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直接下载吧~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专业《卫生招聘考试之卫生招聘(文员)》考试必考200题题库,word格式可自由下载编辑,附完整答案!山东省商河县2024年《卫生招聘考试之卫生招聘(文员)》考试必考200题真题题库(突破训练)第I部分单选题(100题)1.甲用自己的一套房屋抵押,向乙借款100万元,并办理了抵押登记,后甲将房屋出租给丙,债务履行期届满,甲没有偿还债务。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抵押期间,甲不得转让该房屋B:抵押权自抵押合同生效时设立C:房屋租金自债务履行期届满后由乙收取D:该租赁关系不得对抗抵押权答案:D2.颜料的三原色是指:A:红黑白B:红黄蓝C:红黄绿D:黑白黄答案:B3.《物权法》第39条规定:所有权人对自己的不动产或者动产,依法享有占有、使用、收益和处分的权利。这一规则是()。A:任意性规则B:强制性规则C:义务性规则D:授权性规则答案:D4.2014年,全国城市公办幼儿园仅占学前教育学校的:A:0.096B:0.075C:0.066D:0.104答案:B5.乔某在使用某产品过程中身体受到伤害,将厂家诉至法院要求进行赔偿,其中包括精神损害赔偿。被告方律师辩称,1年前该法院在审理一起类似案件时并没有判予精神损害赔偿,因此本案也不应给予精神赔偿。但法院援引新颁布的司法解释判令被告方给予乔某精神损害赔偿。下述说法正确的是()。A:被告方律师的推理是演绎推理B:被告方律师的推理是归纳推理C:法院判决前后不一致,这是审判不公的表现D:法院判决虽然前后不一致,但在合法性上并无失当答案:D6.老张与李某结婚时,老张的儿子小张20岁,李某的儿子小李10岁。小张在老张与李某结婚后就外出打工,靠工资养活自己,小张没有把自己的收入分给家里,而小李则依靠老张与李某的收入上学读书,且到年满21岁才出去工作。刚工作不久的小李突然死亡,关于小李的继承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老张是小李的继承人B:老张和李某均是小李的第一顺序继承人C:李某是小李的继承人D:小张是小李的第二顺序继承人答案:D7.甲委托乙购买某型号山地车一辆,乙到商场后发现山地车脱销,担心甲急需使用,遂为之购买普通自行车一辆,甲拒收,乙诉至法院。下列选项中正确的是()。A:乙的行为属于有效行为,因为是为了甲的利益B:甲拒绝受领的行为合法,乙的行为属于越权代理C:甲不得拒绝受领,因为乙有代理权D:甲、乙之间无书面委托书,委托关系不成立答案:B8.甲的母亲去世后,甲的父亲将住宅独自占用。甲对此非常不满,遂停止向无劳动能力的父亲提供生活费。其父将甲告上法庭。法官审理后判决甲每月向其父提供生活费1000元。对此事件,下列哪一种说法是正确的?()A:子女赡养父母主要是道德问题,法官判决缺乏依据B:法官的判决在原被告之间不形成法律权利与法律义务关系C:法官作出判决本身是一个法律事实D:该事件表明,子女对父母只承担法律义务,不享有法律权利答案:C9.张某晚上牵着狗散步,路过的顾某(3岁)贪玩,用小石头击打狗,致使狗挣脱绳索并咬伤顾某,当时顾某父亲正在给朋友打电话。关于本案,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顾某父亲没有看管好自己的孩子,应负全部责任B:张某应负全部责任C:张某和顾某父子都要承担责任D:顾某有重大过失,应由顾某父亲负全部责任答案:C10.()为无民事行为能力的人。A:14周岁以下的未成年人B:16周岁以下的未成年人C:不能完全辨认自己行为的精神病人D:10岁以下的未成年人答案:D11.甲已婚,与乙女发生婚外情,并在外同居。甲去世前立下遗嘱,将自己的遗产留给乙,乙因此与甲妻丙诉讼,法院判乙败诉。关于本案,下列有关民法基本原则的表述7错误的是()。A:意思自治原则并不能支持甲立遗嘱将遗产给乙的行为B:意思自治原则和公序良俗原则冲突时,公序良俗原则优先C:意思自治原则是有限制的D:具体法律规则在适用中出现问题时,可以适用一般法律规则答案:B12.甲和乙(均12岁)是邻居,某日两人一起出去玩,路上见到某家门口站的一条狗很威风,甲和乙都很喜欢,想将狗抱回家中。后两人买了些馒头蘸了酒喂狗吃,想将狗迷晕抱走。正要将狗抱走的时候,狗的主人丙赶到,大声斥责,甲慌忙丢下馒头逃跑,却撞到路边骑自行车的行人丁,自行车倒下将乙砸伤,丁亦受伤。对于乙和丁的损失,责任应当由谁承担?()A:乙的损失由其监护人承担,丁的损失由甲的监护人承担B:甲的监护人承担C:甲的监护人和丙共同承担D:丁承担答案:B13.近年来,不少国家纷纷实施“人与生物圈计划”,目的就是为了寻求同一个答案。为什么人类在享受自己获得和创造的财富时,会不时受到大自然种种惩罚?因为人类在土壤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