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1/10
2/10
3/10
4/10
5/10
6/10
7/10
8/10
9/10
10/10

亲,该文档总共65页,到这已经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直接下载吧~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专业《卫生招聘考试之卫生招聘(文员)》资格考试必背200题题库,word格式可自由下载编辑,附完整答案!甘肃省漳县《卫生招聘考试之卫生招聘(文员)》资格考试必背200题通关秘籍题库附答案AB卷第I部分单选题(100题)1.亚健康是对生物有机体生理机能状态的一种描述,一般指生理机能处于健康与疾病之间的状态。由健康过渡到疾病需要一个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而在质变发生之前的这个特殊阶段即是亚健康。A:老王退休后连续多次在医院体检发现血压很高,但是他从没有感到身体有什么不适B:小刘在上周六出去购物时遭遇抢劫,在搏斗中被歹徒用匕首捅伤,现在已脱离生命危险,正在医院进行最后的康复调理C:小刚的爸爸在单位体检时,发现腹内有个肿瘤包块,医生说可能是长期劳累所致,劝其休养,可是他因没有任何外在征兆而并不在意D:小兵正在读初三,面临升学的压力,他经常熬夜学习,最近感到眼睛看东西有一层雾气,医学专家说这可能是假性近视答案:A2.十八大报告指出,()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关键。经济体制改革的核心问题是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必须更加尊重市场规律,更好发挥政府作用。A:结构调整B:深化改革C:创新驱动D:转型升级答案:B3.下列关于表述法的效力的选项哪个是正确的?A:“法律仅仅适用于将来,没有溯及力”,这项规定在法学上被称为“从新原则”B:一切法律的效力级别高低和范围大小是由刑法、民法、行政法等基本法律所规定C:法律生效后,应该使一国之内的所有公民知晓,所谓“不知法者得免其罪”D:法律不经公布,就不具有效力答案:D4.债权人只能向特定的债务人主张权利,这体现的是()。A:相对权B:请求权C:形成权D:支配权答案:A5.我国民族分裂主义的共同点都是打着()旗号。A:民族主义B:民族自主C:地方民族主义D:民族独立答案:D6.下列关于知识产权的表述,正确的是()。A:某教授抄袭了同事尚未发表的论文,不算是侵权B:王某为一项新产品进行包装设计,不能申请专利C:著作权指的就是人身权中的署名权D:我国某公司的注册商标自核准注册之日起十年有效答案:D7.下列关于侵权责任的说法错误的是()。A:医务人员在诊疗活动中未尽到与当时的医疗水平相应的诊疗义务,造成患者损害的,医疗机构应当承担赔偿责任B:以买卖等方式转让拼装或者已达到报废标准的机动车,发生交通事故造成损害的,由转让人和受让人承担连带责任C:建筑物、构筑物或者其他设施倒塌造成他人损害的,由施工单位承担责任。施工单位赔偿后,有其他责任人的,有权向其他责任人追偿D:因运输者、仓储者等第三人的过错使产品存在缺陷,造成他人损害的,产品的生产者、销售者赔偿后,有权向第三人追偿答案:C8.知识产权客体的无形性是指()。A:知识产权是无形的B:其客体智力创造过程是无形的C:其客体智力成果是没有物质形态的D:其客体智力活动是没有物质形态的答案:C9.()是中国共产党直接领导的带有全局意义的一次武装暴动。它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独立地创造革命军队和领导革命战争的开始。A:南昌起义B:秋收起义C:广州起义D:湘南起义答案:A10.甲公司与乙公司签订钢铁买卖合同,约定:如果2000年7月钢铁市场价格高于3千元/吨,或低于2千5百元/吨,则合同不再履行;如在2千5百元/吨至3千元/吨之间,则应于2000年8月交货。此合同为()。A:无效民事行为B:附生效条件的民事行为C:附期限的民事行为D:附解除条件的民事行为答案:D11.下列不能作为质权标的的是()。A:股票B:土地使用权C:提单D:专利权答案:B12.下列选项中,属于无因管理的是()。A:将他人抛弃的病羊领回家饲养B:参加志愿者活动C:误将他人的牛当自家的饲养D:自费将因受伤而昏迷的路人送医院救治答案:D13.杜某死亡时,遗产由其母陈某、其妻李某和两个孩子杜甲、杜乙继承,当时李某已怀有身孕,为胎儿保留继承份额3万元。胎儿出生后1天后不幸夭折,这3万元应如何处理?()A:由杜甲、杜乙继承B:由李某继承C:由陈某继承D:由李某、陈某、杜甲、杜乙继承答案:B14.有一个仓库失窃。有甲乙丙丁四个人。甲说:我当时在外地,所以不是我偷的。乙说:是丁偷的。丙说:是乙干的,我看到他进了仓库。丁说:乙诬陷我。A:丁是小偷B:丙是小偷C:乙是小偷D:甲是小偷答案:D15.张某死后留下的下列财产中,不属于遗产的是()。A:著作数本B:自购商品房一套C:租赁的汽车D:股票账户中股票若干答案:C16.甲、乙是夫妻,共育有一子一女,均已成年,甲的老父亲因缺乏劳动能力而与甲、乙一家共同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