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1/5
2/5
3/5
4/5
5/5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黄庭坚的行书艺术黄庭坚的行书艺术黄庭坚在学古出新,追求创新求变的书法精神状态下,使宋代书法走向鼎盛。他独创了行书的新体势、杂糅进自己的书学思想和理论、形成了显绝跌宕、欹侧取势的辐射状书体,成为在行书领域的领军人物。一、黄庭坚“重韵去俗”的书法理论黄庭坚(1045-1105),字鲁直,号山谷,江西分宁人。治平三年(1066年)进士。黄庭坚为“苏门四学士”之一。开创“江西诗派”,与苏轼合称“苏黄”。黄庭坚的书学思想,为后世书学者膜拜,即以“韵”字为灵魂。他在论书上以“韵”为标杆来品评,如:“东坡简札,字形温润,无一点俗气。今世号能书者数家,虽规摹古人自有长处,至于天然自工,笔圆而韵胜,所谓兼四子之有以易之,不与也。”(题东坡字后)对于如何存韵去俗,他认为应多读书,不随世俗。二、黄庭坚创新求变的书法艺术实践黄庭坚的书法在尚意的基奠下具有超凡的求变意识。不仅表现在理论上,更体现在他的作品风格上。自书法走向自觉后,除黄庭坚外,无人敢在用笔、结构、章法、境界上,作彻底的变革。他初以宋代周越为楷模,后受颜鲁公、藏真、杨景度等人影响,又从瘗鹤铭中受到启发,行成了独特的风貌。(一)劲健沉着的用笔黄庭坚的行书,如松风阁帖、黄州寒食诗跋,用笔如冯班钝吟杂录言“笔从画中起,回笔至左钝腕,实画至右住处,却又跳转,正如阵云之遇风,往而却回也。”松风阁诗卷是其行书代表作。起笔处欲左先右,由画中逆入藏锋,后平向出,收笔处果敢回锋,以“画竹法行笔,”带给人以酣畅淋漓之感。他创线条内的墨色微变与笔画外框的起伏,使线条表现的更丰富。横画多以侧锋入,而后转用中锋行笔,运笔时多提按顿挫,产生跌宕的走势。竖与悬针则运笔潇洒,稍有波折或一笔悠长。长撇与长捺显横平势,捺画按笔重,并略显颤动,具有天然之韵与老辣之味。(二)险峻自如的结构因黄庭坚除破汉魏以来的陈规,形成辐射势书体。同时从欧阳询的险势字势中受启发,使字的结构从即有的内闭状态而具活泼感和开张性。结体上具有两大创新:第一是中宫收紧,四周放开,结构松紧结合。这种辐射式书体虽取法于瘗鹤铭,但此贴中宫较瘗鹤铭更集中,外围更开,彰显了他学古出新。第二是姿态各异,绝险跌宕。他将王羲之行书姿态殊异的特点夸大,横画斜势更夸张,撇捺走势的方向延伸。(三)雄强伟壮的章法黄庭坚不仅对字的结构和行、列做布置外,而且对整幅的空间构造作全面的改观。其中黄州寒食诗跋跋文从侧险中保平衡,在斜势中显稳势。从微处着眼,一行字时左时右,但从通篇看,已化为一体。这正是黄庭坚行书艺术的独特之处。所以他曾自信地说:“它日东坡或见此书,应笑我于无佛处称尊也。”(四)壮阔豁达的意境宋代的禅宗思想对黄庭坚的书法创作及书学思想产生了影响。其创新性是“宋四家”中最明显的,其行书受“荡桨拔棹”而产生悟性。他在书法上去俗存雅,认为“去俗”比书法的功底更重要;而要去俗,就须博览先贤经典,彰显了“笔墨游于艺”的思想。黄庭坚倡导向“古人”学习,书论中常言:“凡作字须熟观魏晋人书。”预章黄先生文集卷二十九“跋与张载熙书卷尾。”如松风阁,在追求苍秀灵动的同时,将情感、意蕴等内心的感想转化为外在的自然,即“天人合一”,最后将“自成一家”的“创造”潜移默化为“天然”,达到书法境界的至高目标。三、黄庭坚行书艺术的影响受黄庭坚的书法影响较大的有陆游、范成大等。此外他的行书艺术对现代书坛的影响亦深。陆游(1125―1210年),字务观,号泽翁。陆游谈到自己的学书取法,曰“草书学张癫学书当学颜”。(自勉)他的行书作品自书诗卷,字势险绝,笔笔四展,意境苍芒秀丽而有雄强豪迈之气充斥全篇,他在行书上对黄庭坚的承袭达到了较高的程度。范成大(1126―1193年),字致能,号石湖。陶宗仪书史会要云:“石湖以能书称,宗黄庭坚、米芾,遒劲可观。”以他的行草西塞渔社图卷跋来分析,意境取法于黄、米二者,有些字时结构沿袭米芾,而对黄庭坚书法的舒张字势、爽朗用笔等特征却表现的更加丰富。黄庭坚的行书艺术对两宋起到了标杆作用,他的书风一直续播至南宋和明朝中叶至清,并影响了日本书法。现在我们从书法形态学的角度,公正宏观地分析黄庭坚,其实他是一位最富有艺术美感的巨擘,他在书法形式感上所作的开创,对现代书法艺术的形式发展具有重要的引领性,黄庭坚在书法艺术上的独特创新值得后世学书者学习。拓展阅读:黄庭坚艺术造诣擅文章、诗词,尤工书法。诗风奇崛瘦硬,力摈轻俗之习,开一代风气。早年受教于苏轼,与张耒、晁补之、秦观并称“苏门四学士”。诗与苏轼并称“苏黄”,有豫章黄先生文集。词与秦观齐名,有山谷琴趣外篇、龙榆生豫章黄先生词。词风流跌宕豪迈,较接近苏轼,为“江西诗派”之祖。晁补之云:“鲁直间作小词固高妙,然不是当行家语,自是著腔子唱好诗。”(见诗人玉屑)另有不少俚词,不免亵诨。有山谷词又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