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1/10
2/10
3/10
4/10
5/10
6/10
7/10
8/10
9/10
10/10

亲,该文档总共99页,到这已经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直接下载吧~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税收与公司理财《税收与公司理财》是一门税务专业课程,主要讲授税收框架下的公司理财模式,以及如何在财务活动中进行税务决策,融财务决策与税务决策于一体,为企业科学理财、实现理财目标服务。3456789第一章本章主要介绍税收与公司理财的基本关系,税收与公司理财的相互渗透,以及税收框架下的现金流量决策方法。通过学习,学生应掌握税收与公司理财的相互影响关系,明确公司理财决策中税收所占据的重要地位,熟练运用净现值法进行财务决策,能够在预设条件下为公司编制税金预算。12我国处在一个高速发展且急剧变化的时代,税收政策的变化是经常的。显然,税收政策的不同,制度规定内容有差别一定会影响企业的相应行为。可是,大家会问,从我国税收政策调整未来的趋势看,按照税收中性原理,随着国民经济的规范化进程,我国税收政策越来越趋向于中性,这样,是不是税收对企业行为影响就会越来越小呢?是有这种情况,但在这个进程中,很多政策调整本身虽无特别鼓励或限制某些行业或企业发展的意图,或者说,国家在逐渐使原有的不同待遇税收制度进行调整,减少对不同主体税收待遇差别时,税收政策调整的结果仍有可能对一些产业形成有利或不利的影响。14151617[案例导入]某企业按规定可享受企业所得税技术研发费加计扣除的优惠政策。2011年,企业根据产品的市场需求,拟开发出一系列新产品,产品开发计划两年,科研部门提出技术研发费预算需660万元。据预测,在不考虑技术研发费的前提下,企业第一年可实现利润300万元,第二年可实现利润900万元。假定企业所得税税率为25%,且无其他纳税调整事项,预算安排不影响企业正常的生产进度。方案1:第一年研发费预算为200万元,第二年预算为460万元。方案2:第一年研发费预算为120万元,第二年预算为540万元。案例分析:方案2:第一年发生的技术研发费120万元,加上可加计扣除的50%,即60万元,则税前可扣除金额为180万元。应纳税所得额=300-(120+60)=120(万元)应缴所得税=120×25%=30(万元)第二年发生的技术研发费540万元,加上可加计扣除的50%,即270万元,则税前可扣除金额为810万元。应纳税所得额=900-(540+270)=90(万元)应缴所得税=90×25%=22.5(万元)21第一节税收框架下的公司理财第二节税收与公司理财的相互渗透第三节税收与企业现金流量第一节税收框架下的公司理财24公司理财概念从现金流转循环图可以看出:(1)理财和经营之间一脉相承,紧密相连,是一种水乳交融的关系,没有经营就无所谓理财,没有理财也不会维持高效的经营;(2)现金流转自身形成一种周而复始的循环,企业在这种资金循环运动中实现价值创造;(3)因为现金流转(内部、外部)的各个环节都有密不可分的关联关系,这样,企业理财的每一个环节都可能直接或者间接对其税务事项产生影响。公司理财目标(纯粹意义上)(1)利润最大化这种观点认为,利润代表了企业新创造的价值,利润越多,说明企业的财富增加的越快,越能体现出企业利用资金创造价值的能力。但这种观点的缺陷是:第一,没有考虑利润的取得时间。货币时间价值因素是财务决策的重要原则之一,今年获利100万元与明年获利100万元是有着货币价值区别的;第二,没有考虑所获利润与投入资本额的关系,未能很好地衡量货币创利能力;第三,没有考虑获取利润和所承担风险的关系。(2)每股盈余最大化这种观点认为,应当把企业的利润和股东投入的资本联系起来分析,用每股盈余来概括企业的财务目标,以避免“利润最大化”的缺点。每股盈余可以用“权益资本净利率”来表示,即:权益资本净利率=净利润/权益资本总额=净利润/净资产=净利润/(资产-负债)这种观点仍然存在以下缺陷:第一,没有考虑每股盈余获取的时间性差异;第二,没有考虑每股盈余的风险性大小。(注:与前述“利润最大化”的主要区别是考虑了”财务杠杆”理念。权益性资金---自己的钱;债务性资金---他人的钱。)(3)股东财富最大化这种观点认为:增加股东财富是企业理财的目标。股东创办企业的目的是增加财富,如果企业不能为股东创造价值,股东就不会为企业提供资金。没有了权益资金,企业也就不存在了。因此,企业要为股东创造价值,股东价值最大化才是企业理财的终极目标。股东财富可以采用股东权益的市场价值来衡量。股东财富的增加可以用股东权益的市场价值与股东投资资本的差额来衡量,这一差额被称为“权益的市场增加值”。权益的市场增加值是企业为股东创造的价值。(注:与前述两者区别的关键是“资本市场的兴起对企业价值判断标准的变化”。)对于存在活跃资本市场环境的上市公司,股东财富最大化目标有时也被表述为“股价最大化”,即在股东投资资本不变的情况下,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