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1/10
2/10
3/10
4/10
5/10
6/10
7/10
8/10
9/10
10/10
亲,该文档总共15页,到这已经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直接下载吧~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招聘数字后端工程师面试题与参考回答(某世界500强集团)面试问答题(总共10个问题)第一题题目:请简述RESTfulAPI的设计原则,并说明如何保证RESTfulAPI的接口安全?答案:1.RESTfulAPI设计原则:无状态:客户端和服务器之间没有持久的存储状态,每次请求都是独立的。资源导向:API以资源为中心,每个资源都有一个唯一的URL地址。自描述:API使用HTTP方法(GET、POST、PUT、DELETE等)来描述操作,无需额外文档。缓存:支持缓存,以提高系统性能。可扩展性:易于扩展,可以通过增加新的资源、操作或版本来满足需求。2.保证RESTfulAPI接口安全的方法:HTTPS加密:使用HTTPS协议,对传输的数据进行加密,防止中间人攻击。认证与授权:使用OAuth、JWT等认证机制,确保只有授权用户才能访问敏感数据。限制请求频率:限制同一IP地址的请求频率,防止恶意攻击。数据验证:对输入数据进行验证,防止SQL注入、XSS等安全漏洞。API网关:使用API网关进行请求转发,集中处理认证、日志、监控等安全相关功能。解析:本题主要考察应聘者对RESTfulAPI设计原则的理解和实际应用能力。通过回答,可以看出应聘者是否掌握了RESTfulAPI的基本概念、设计原则以及安全性的相关知识。在回答时,应聘者应结合实际案例,阐述如何在实际项目中应用这些原则和方法。同时,注意保持回答的条理性,使面试官能够清晰地了解应聘者的思路。第二题题目:请解释一下在数字后端开发中,“缓存穿透”是什么意思?它为什么是一个问题,并且提出一种可能的解决方案来防止这种情况的发生?参考答案:缓存穿透是指在使用缓存(如Redis)时,查询一个一定不存在的数据,这个数据在缓存中没有命中,同时在数据库中也不存在。这时系统可能会将这个查询转发到数据库,由于数据库中也不存在该数据,因此也不会返回结果。但是,如果大量的并发请求都查询同一个不存在的数据,那么这些请求都会穿透缓存,直接打到数据库上,从而对数据库造成非常大的压力,这就是所谓的“缓存穿透”。缓存穿透之所以是一个问题,在于它可能导致数据库负载激增,影响系统的整体性能甚至导致服务不可用。在极端情况下,恶意攻击者可能会利用这一点发起攻击,故意查询大量不存在的数据,从而对数据库进行攻击,这也就是一种特殊的DDoS攻击形式。为了防止缓存穿透的发生,可以采取以下措施之一:1.设置空值缓存:当查询结果为空时,将空结果也进行缓存,并设定一个较短的有效期。这样,下次相同的查询请求就会直接从缓存中读取到空结果,而不会每次都打到数据库上。2.布隆过滤器:在缓存中使用布隆过滤器预先存储所有可能存在的数据的标识,当查询一个数据时,先通过布隆过滤器判断该数据是否存在,如果布隆过滤器表明数据不存在,则可以直接返回,避免查询数据库。3.请求频率限制:对于频繁查询同一数据的情况,可以通过限流机制来限制单位时间内查询的次数,减少数据库的压力。4.数据预热:在系统上线前,将一些热点数据提前加载到缓存中,这样即使有大量并发请求,也可以直接由缓存提供服务,减轻数据库的压力。解析:缓存穿透是分布式系统设计中的常见问题之一,理解其概念以及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对于构建高效、稳定的后端系统至关重要。上述提供的方案各有优缺点,实际应用时需要根据具体的业务场景选择合适的策略。例如,设置空值缓存简单易行,但可能会占用额外的缓存空间;而布隆过滤器则可以在几乎不占用缓存空间的情况下有效防止穿透,但可能会出现少量误判。第三题问题:请简述微服务架构的优势和劣势,并举例说明在何种场景下微服务架构更加适用。答案:微服务架构的优势包括:1.技术独立:每个服务都可以独立选择技术栈,团队可以专注于特定功能模块的最佳实践。2.部署灵活:可以独立部署和扩展服务,提高系统的可用性和可扩展性。3.团队自治:每个服务可以由不同的团队独立开发、测试和部署,提高开发效率。4.易于维护:由于服务规模较小,代码更易于理解和维护。5.故障隔离:服务之间的隔离性使得单个服务的故障不会影响到整个系统。微服务架构的劣势包括:1.分布式复杂性:系统的分布式特性增加了通信复杂性,需要处理服务间的协调和同步问题。2.数据一致性:维护数据一致性更加困难,尤其是在跨服务操作时。3.运维难度增加:微服务架构需要更多的运维工作,如服务注册与发现、负载均衡等。4.开发成本:开发和测试需要更多的资源和时间,因为服务之间需要更多的集成和测试。5.服务间通信开销:服务间的通信可能会产生额外的延迟和开销。解析:微服务架构在以下场景下更加适用:1.大型企业级应用:当系统规模庞大,业务模块复杂,需要高度的可扩展性和灵活性时,微服务架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