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1/10
2/10
3/10
4/10
5/10
6/10
7/10
8/10
9/10
10/10

亲,该文档总共12页,到这已经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直接下载吧~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PAGE12页共NUMPAGES12页第PAGE\*MERGEFORMAT12页共NUMPAGES\*MERGEFORMAT12页第四节盈亏分析法此法用来研究产量、成本、和利润三者之间的关系,其核心是寻找盈亏分界点在哪里,即确定能使盈亏平衡的产量是多少。这里,盈亏平衡的产量就是指保本产量,即在这个产量水平上,总收入等于总成本。如果决策的产量超过这个分界点,说明收入大于成本,决策有利可图。如果决策的产量小于这个分界点,说明收入小于成本,决策会导致亏本,方案不可取。一、盈亏平衡点产销量(或销售额)的确定1、前提条件(1)在分析时期内,产品的售价不变。(2)在分析时期内,各种生产要素的内容及售价不变。(3)全部销售成本均可分为固定成本和变动成本两部分。而且,变动成本均按一定的比例变动,即随着产量的增长,变动成本呈线性增长,这意味者单位变动成本不变。即:C=F+V=F+CVQ①固定成本:企业管理费、车间经费、管理人员工资、办公费、折旧费(指固定资产折旧)等。固定成本总额在一定限度内不受产量变动的影响,但平均固定成本则与产量增减呈反比例变动。②变动成本:随产量增减而成正比例增减变化的成本。包括:原材料费、辅助材料费、燃料和动力费、计件形式的生产工人工资、外协加工费等。③半变动成本:随产量的增减而发生同方向、但不成比例增减的费用,既含固定成份,又含变动成份。如维修费、运输费、化验费等。2、工业企业销售成本(或全部成本)的构成(1)原材料:包括主要材料、辅助材料、外购半成品(外购件)、修理用备件(备品、备件)等。(2)燃料和动力:指企业不论作为产品的原料使用,或在生产过程中使用的各种燃料和动力。包括煤、油、液化气、天然气、电等各种固体、液体和气体的燃料动力。(3)工资:指企业应付给直接从事产品生产职工的各种工资、奖金、津贴等。(4)职工福利基金:指企业按照职工工资总额和规定的提成比例提取的职工福利基金。(5)废品损失:指企业在生产中出现废品而发生的损失。(6)车间经费:指企业的基本生产车间和辅助生产车间为管理和组织车间生产者所开支的费用。包括车间管理人员的工资和应提取的职工福利基金、办公费、水电费、取暖费、租赁费、耗用的物料、折旧费、修理费、低值易耗品摊销等费用。(7)企业管理费:指企业为管理和组织全厂生产者开支的各项费用。包括企业管理部门的职工工资和应提取的职工福利基金、工会经费、办公费、差旅费、折旧费、流动资金利息净支出额、保险费等费用支出总额。(8)销售费用:指商品销售过程中将要开支的包装、运输、广告、展销等各项费用。销售费用一般按销售收入的一定比例提取。上述成本项目,(1)─(6)项构成车间成本;(1)─(7)项构成生产成本或工厂成本;(1)─(8)项构成销售成本。3、盈亏分析的基本模型(1)π=R-C=R-V-F=P×Q-CV×Q-F=(P-CV)×Q-F(2)M=R-V=P×Q-CV×Q=(P-CV)×Q=MI×Q=F+πM:边际贡献或创利额;MI:单位创利额或单位贡献由第(2)模型得:π=M-F若M>F,π>0,盈利;若M<F,π<0,亏损;若M=F,π=0,盈亏平衡。4、盈亏平衡图(如图5-12)R,CRRCCP0P0VF0Q0QQ0Q0图5-12(a)图5-12(b)5、代数法确定盈亏平衡点Q0及R0(1)求Q0。在盈亏平衡点上,π=R-C=0,即R=C;或PQ0=F+CVQ0故Q0=F/(P-CV)=F/MI(适用于单品种)Q>Q0时,盈利;Q<Q0时,亏损;Q=Q0时,保本。(2)求R0。①R0=PQ0=F+CVQ0(适用于单品种)②∵Q0=F/(P-CV)=F/P(1-CV/P)∴R0=PQ0=F/(1-CV/P)=F/(1-变动成本率)=F/m式中,m:边际贡献率或创利率;F:分摊在单产品上的固定成本对多产品而言:式中,F:生产所有产品时的总固定成本(一定时期内)。F=F1+F2+…+Fn=∑Fi(i=1,2,…,nn为产品品种数)V:各种产品的变动成本总和。V=CV1Q1+CV2Q2+…+CVnQn=∑ViR:各种产品的收入之和。R=P1Q1+P2Q2+…+PnQn=∑Ri因此,对多品种生产企业而言∵m综=(R-V)/R=M/R;∴M=R×m综对单产品而言,m=(P-Cv)/P=MI/P;MI=P×m=P×(1-变动成本率)6、实现目标利润的Q目、R目的计算(1)求Q目∵π=(P-CV)Q-F;∴(P-CV)Q=F+π故Q目=(F+π目)/(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