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课程论文学号20091002582姓名王咸宙学院经济管理学院专业经济学时间2012年4月27日金融衍生工具投资的风险防范规避——以巴林银行为例王咸宙(中国地质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武汉430074)摘要:期货投资市场无时无刻不存在着盈亏利益,许多投资者抱着侥幸的心理,步入了期货投资市场,却难逃由小输变大亏的厄运。巴林银行倒闭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本文通过对巴林银行倒闭案例的分析,剖析期货市场衍生工具的双刃剑作用,看风险是如何由小变大,“杠杆效应”是如何运行,企业内部风险制度控制的不力,最终导致无力回天的教训。总结巴林银行的经验和教训,针对我国国内投资者的立场,提出相关的建议和措施。关键词:期货投资市场;杠杆效应;金融衍生工具FinancialDerivativesInvestmentRiskAvoiding--ToBahrainBankForExampleAbstract:Futuresinvestmentmarketdoesnothavetheinterestsofalltheprofitsandlosses,manyinvestorsholdflukypsychologythe,enteredthefuturesinvestmentmarket,butnotbythedesignofbiglossesofbadluck.Bahrainbankfailuresisagoodexample.Thisarticlethroughtobahrainbankfailuresofthecase,analyzesthefuturesmarketderivativesdouble-edgedswordrole,lookatriskishowtoturnedfromsmalltobig,"leverageeffect"ishowtorun,theenterpriseinternalriskcontrolsystemofthepoor,eventuallyleadtonoturningbackteaching.Summarybaringsbankexperienceandlesson,inviewofChina'sdomesticinvestorsposition,andputsforwardrelatedSuggestionsandmeasures.Keywords:Futuresinvestmentmarket;Leverageeffect;Financialderivatives引言1995年2月26日,拥有235年历史曾经排名世界第六的英国著名商人银行——巴林银行宣告破产。这一事件轰动了当时的金融界,为何连英国皇室都颇为信任、实力雄厚的巴林银行在短短的几个月内就遭遇了如此的“滑铁卢”呢?其中的缘由就是巴林银行对金融衍生工具的投机失败所致。事件起始巴林事件的直接罪魁祸首是巴林期货(新加坡)公司的总经理兼首席交易员尼克.里森(NicholasLeeson)。1992年里森以一名交易结算员的身份被派往巴林期货(新加坡)公司后,就因其在期货交易方面的突出业绩(1992年一年就赚了160万美元,1994年的头7个月里就赚取了3000万美元),很快被提升为公司总经理,一跃成为巴林银行集团全球金融衍生产品交易委员会18个委员中的一员,并逐渐集交易、结算和监管大权于一身。1992年新加坡巴林银行期货公司开始进行金融期货交易,身兼前台交易员和后台结算主管的里森,开立了“88888”误差账户,用来进行冲销错账。但是,当一个人身兼监督与被监督职位的时候,就会做出违反规则的行为,“88888”账户被里森用来进行交易,甚至成为了里森赔钱的隐藏所。里森通过指使后台结算操作人员在每天交易结束后和第二天交易开始前,在“88888”账户与巴林银行的其他交易帐户之间做假账进行调整,里森反映在总行其他交易账户上的交易始终是盈利的,而把亏损掩盖在“88888”账户上。作为一个交易负责人,里森通过大阪股票交易所、东京股票交易所和新加坡金融交易所买卖日经225股票指数期货和日本政府债券期货,从中赚取微薄的差价。差价虽然微薄,但是里森通过大量的交易,一度为巴林银行赚取了巨额利润,在1994年头7个月获利3000万美元。然而,期货市场的投机行为,具有着“杠杆效应”的性质,所谓的杠杆效应,就是你投入小资额,当你盈利的时候,便取得了“小投入赚取大收益”的成果,但是如果亏损了,便是“小投入买来大亏本”。正是由于里森对期货市场的过于投机和对金融市场的错误判断,导致了巴林银行持有大量未经保值的期货和选择权头寸而导致巨额亏损。自1994年下半年起,里森认为日经指数将上涨,逐渐买入日经225指数期货,大量建仓。但日本经济并没有象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