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1/8
2/8
3/8
4/8
5/8
6/8
7/8
8/8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经贸论坛《国际贸易问题》2010年第12期出口、集聚与全要素生产率增长——基于制造业行业面板数据的实证研究张公嵬梁琦摘要:运用DEA-Malmquist指数法测算了2000-2007年我国制造业28个行业的全要素生产率(TFP)及其分解指标,并将出口、集聚与TFP放在统一的框架下分析出口与集聚对TFP及其分解指标的影响。研究发现,制造业TFP年均增长4.3%,其中90%以上是由技术进步贡献的;行业之间的技术进步差距较小,技术效率变化差异较大,而后者是TFP增长差异的主要原因。出口和集聚的相互作用削弱了对TFP增长的影响,即便如此,出口仍显著促进了TFP增长,集聚对TFP及其分解指标均有明显的正向影响。市场化程度是制造业TFP增长和技术进步的最主要影响因素。关键词:出口;集聚;全要素生产率;DEA-Malmquist指数法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国民经济年均增长9.8%,比同期世界经济平均发展水平快6.8个百分点。然而,这种高速增长却呈现出粗放型增长方式的特点,主要表现为增长是由大量投入资本、能源和劳动力推动的,而技术进步或全要素生产率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比较低。我国制造业在东部沿海地区呈现出高度集聚的现象,江浙地区的“块状经济”和广东省的“专业镇经济”是典型代表。这些集聚经济呈现出个体规模小、民营化、劳动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的特点。集聚是分工的空间组织形态,是介于市场和企业之间的中间型组织,兼具市场与企业的双重优势,同时运用价格机制和权威机制配置资源,提高资源的配置效率。但是,在集聚中技术溢出和“搭便车”行为更容易发生,使企业的创新动力不足,所以,集聚对于技术进步的作用很难定论。一、理论基础与文献回顾1.出口与全要素生产率(TFP)内生增长理论认为出口提高生产率源于三个方面的原因:一是较大的市场使企业可以利用可能的生产规模经济或者是降低本国需求;二是出口企业为应对国际市场的竞争被迫持续改进技术和提高产品标准,即“竞争效应”;三是接触国际市场接受技术和知识溢出是一个学习的过程,即“出口中学”。而国际贸易理论文献则认为因果关系的方向是从生产率到出口,较高生产率的企业选择出口,即,“自我选择”效应。从生产率到出口根植于自我选择假说,按照这一假说,较高生产率的企业更可能承担进入国际市场的沉没成本,也更可能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存活下来,这一发现来自于国际贸易理论的自我选择进入出口市场(BernardandJensen,2001等)。“出口中学”与“自我选择”两种观点并非相互排斥,并且这两种理论解释能够同时塑造出口与生产率的关系。国内对于出口与生产率关系的研究较少,海闻(1995)、李平(2002)对国际贸易促进技术进步的理论和机制进行了探讨;包群、许和连和赖明勇(2003)通过实证分析发现出口主要通过对非出口部门的溢出促进我国经济的增长;李小平和朱钟棣(2004、2006)研究发现,国际贸易的技术溢出需要条件,国际研发投资通过国际贸易促进了我国生产率的增长;何元庆(2007)利用我国省际层面的[基金项目]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科学发展观与产业集聚”,项目号:07AJY021。张公嵬:中山大学管理学院510275电子信箱:gwzhang1978@126.com;梁琦:中山大学管理学院。-12-《国际贸易问题》2010年第12期经贸论坛面板数据研究我国对外开放与TFP增长的问题,结果发现,出口对于技术效率的提高有正向作用,但是对于技术进步和TFP增长有轻微的负向影响;李小平、卢现祥和朱钟棣(2008)运用DEA方法测算了我国32个工业行业的TFP及其分解指标,结果发现出口与生产率增长的关系不显著。2.产业集聚与全要素生产率(TFP)马歇尔指出集聚来自于中间投入品的多样性、劳动力和知识溢出的共同作用,集聚的外部性既是集聚的成因,也是集聚的结果,这些外部性可归结为金融外部性和技术外部性。金融外部性由劳动力市场共享、本地市场需求和前后向关联导致,并通过价格机制降低企业成本。技术外部性强调基于技术交流和扩散的关联,企业间不一定存在投入——产出关系或交易关系(梁琦、钱学锋,2007)。上述两种外部性具体体现在:企业之间彼此接近,降低运输成本,提高供应的时效性;通过协商和默契以及习惯等非正式契约的协调,则可以在一定范围内实现交易费用的节约;知识的黏性决定了知识的传播囿于空间范围的限制,地理上的接近将有助于知识在企业间的扩散;专业人才的集聚,使知识和信息在不经意间的非正式交流中得以扩散,人员在企业间的便利流动,加速了企业间的模仿与学习,提高了企业的技术效率;另外,集聚企业可以共享营销网络和品牌效应。集聚对于生产率的影响,主要集中于两类研究。一类是专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