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1/10
2/10
3/10
4/10
5/10
6/10
7/10
8/10
9/10
10/10

亲,该文档总共65页,到这已经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直接下载吧~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专业《卫生招聘考试之卫生招聘(文员)》资格考试必背200题题库,word格式可自由下载编辑,附完整答案!广东省云城区整理《卫生招聘考试之卫生招聘(文员)》资格考试必背200题题库大全a4版可打印第I部分单选题(100题)1.唐朝工匠善用各种矿物烧制出()三种艳丽的彩色陶器,叫“唐三彩”。唐三彩作品多为人物或动物俑,个个造型生动,栩栩如生,为艺术珍品。A:红、绿、黄B:紫、绿、黄C:青、绿、黄D:青、红、黄答案:C2.周某与叶某结婚后,又与柳某办理了结婚登记,周某与柳某的婚姻()。A:有效B:可撤销C:无效D:效力待定答案:C3.甲将一套邮票卖给乙,丙也想买,遂威胁甲。甲只好将该套邮票卖给丙。丙的行为违反的民法基本原则是()。A:公平原则B:等价有偿原则C:平等原则D:自愿原则答案:D4.根据我国《婚姻法》的规定,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结婚年龄,男不得早于22周岁,女不得早于20周岁B:夫妻一方因身体受到伤害获得的医疗费、残疾人生活补助费等费用属于夫妻共同财产C:我国《婚姻法》鼓励晚婚晚育D:一方专用的生活用品属于夫妻一方的财产答案:B5.下列有关名誉权和荣誉权的不同点的表述中,错误的是()。A:名誉权与荣誉权的客体内容不同B:与荣誉权不同,名誉权没有表明民事主体在社会中的信誉与评价C:名誉权与荣誉权的取得方式不同D:荣誉权具有专属性,名誉权具有普遍性答案:B6.A县人民政府为建宾馆,向该县B银行贷款500万元,届期未能偿还,B银行以A县人民政府为被告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该案所涉及的法律关系()。A:应属政府行政行为B:是管理者和被管理者之间的纵向经济关系C:是平等主体之间的民事法律关系,应由民法调整D:不是平等主体之间的民事法律关系答案:C7.李某8岁的儿子小勇平时非常调皮,经常用石头砸坏别人的东西,攀摘花草树木等。一日,当小勇在家门口玩耍时,遇见刘某用三轮车拉着镜子。邻居王某见状说:“你敢不敢把那个镜子砸碎,敢的话就算你厉害。”小勇听完当即就拿起石头砸过去,结果致使价值600多元的镜子被砸碎。另一日,小勇在学校上自习课时与同学小雷发生争执,并将小雷的手臂打伤,小雷治伤花去医药费1000元。A:按份责任B:连带责任C:补充责任D:保证责任答案:C8.法定继承人不包括()。A:被继承人的儿子,故意杀害被继承人B:被继承人的女儿,因抢劫而被判刑C:非婚生子女D:对公婆或岳父母尽了主要赡养义务的儿媳或女婿答案:A9.万某冈出国留学将自己的红星商贸有限公司委托陈某管理,并授权陈某在10万元以内的开支和100万元以内的交易可以自行决定,假设若第三人对此授权不知情,则陈某受托期间实施行为无效的是()。A:未经万某同意将自己的汽车以3万元出售给红星商贸公司B:未经万某同意向某电视台支付广告费8万元C:未经万某同意聘用其妻为企业销售主管D:未经万某同意与某公司签订交易额为90万元的合同答案:A10.某快递公司开具的快递单上印有“投递物丢失,概不负责”的条款。该格式条款()。A:可撤销B:有效C:效力待定D:无效答案:D11.甲、乙夫妇二人育有一子一女,其子丙娶妻丁,生子戊,其女己嫁至邻村,甲死后遗产有房屋3间,对于甲的遗产无权参与继承的是()。A:己B:戊C:丙D:乙答案:B12.万某父母健在,其死亡时妻子怀有身孕,在分割遗产时为胎儿保留了应继承份额。胎儿出生,因先天缺陷于次日死亡。为胎儿保留的份额应()。A:由万某父母继承B:由万某父母和万某妻共同继承C:由万某妻继承D:按无人继承的遗产处理答案:C13.所谓天才,我理解就是不屈从外力,由着自己的天性行事。他总爱在主体的能动性中,最大量地实现自己的价值,找到一种创造的美、表现的美、自我愉悦和自我欣赏的美。这美,主要体现为一种原始生命力,一种无功利的本我显现,与习俗意义的成功名利无缘,与中庸之道忤逆。故此,在世俗的眼中,天才是病态和怪异者;对社会结构和群体秩序来说,天才是异端和不稳定因素。天才的创造过程,就是一种同内外两界压抑与反压抑、反抗与顺从、堕落与升华的角力过程。A:天才是伟大的创造者,是病态与怪异者B:天才是由着自己的天性行事,是异端与不稳定因素,是矛盾角力的产物C:天才是伟大的创造者,是病态与怪异者,是异端与不稳定因素,是矛盾角力的产物D:天才是不屈从外力,由着自己的天性行事答案:C14.构成我们学习上最大障碍的,不是未知的东西,而是已知的东西。A:“已知的东西”不是一劳永逸的,只有经常学习,才能获得新知B:对“已知的东西”学得不好,理解不深就会构成学习上的障碍C:“已知的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