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白银投资指南白银的属性银(SILVER)贵金属,白色,附有光泽;在地壳中的含量很少,按地壳中元素的分布情况属微量元素,仅比金平均高20~30倍;其良好的柔韧性和延展性仅次于金,能压成0.003mm的薄片,1g的银能拉成2km的细丝;是导电、导热最好的金属;特征氧化数为+1,加热时也不会与水和空气中的氧发生作用;具有很好的耐碱性,不与碱金属氢氧化物或碱金属碳酸盐发生作用。银的化学符号Ag来自拉丁文Argentum,是“浅色,明亮”的意思。因为银的颜色为白色,所以人们通常称其为“白银”。白银具有商品和货币的双重属性在商品属性方面,白银不仅有良好的电热传导特质,还具有柔韧性和延展性、较高的感光性与发光射性,被应用于工业、摄影、首饰、器皿、货币制造等方面,在可靠性、精密性及安全性要求很高的技术领域中,白银拥有不可替代的地位。具体来说,白银所具有的电传导性与热传导性是所有金属都无法比拟的,因此被应用于众多电器产品,尤其是用于开关、导体、保险丝与触电。出于其所具有的导电、导热性,白银常被用来制作灵敏度极高的物理仪器元件、各种自动化装置、潜水艇、计算机、火箭、核装置及通信系统中大量的接触点。这些设备在使用期间,每个接触点要工作上百万次。性能可靠的银能够满足这种要求。白银在电子行业中最重要的用途是制备厚膜浆料,如用于丝状网孔电路、多层贴片陶瓷电容器以及汽车挡风玻璃上的电动加热银薄膜和传导黏合剂中的银薄膜等。白银具有独特的光反射性,抛光后发射率可达到100%,在制镜、玻璃涂层和玻璃纸的应用较广。白银作为货币也有漫长的历史。古希腊人铸造了德拉巴克(Drachma)银币,含银量为1/8盎司。在古罗马,基本的银币为迪纳里厄斯(Denarius)银币,重1/7盎司。英国的先令(Shiling)最初也是表示一定数量的白银。中国唐宋以后把白银当做货币广泛使用。早在公元847-858年唐宣宗执政时期,在苏杭地区就已经出现了“银行”,在“银行”可兑换白银使用,以方便百姓异地消费。宋朝白银的使用更为普遍,建康(南京)等地出现大批“银行”,城内繁华场所甚至形成一条“银行街道”。到了元代,银本位制得到进一步强化,政府法定白银作为主要流通币种,“元宝”出现。明清时期,银本位制得到进一步巩固,白银成为正式货币。白银在明清时代经济发展中的作用至关重要,直到1935年中华民国政府废除银本位,白银的流通才受到限制,但银元在民间一直流通到1949年。与黄金相比,白银因供应充足且价值较低,故更多且更早地应用于造币,进入流通领域,很多国家均建立银本位制,把银币作为主流货币。虽然黄金介入后,银本位制过渡到金银复本位制,并于19世纪20年代被金本位制取代,白银的货币功能弱化,但其仍在部分领域流通。直至1980年12月,奥地利、法国和联邦德国才取消白银硬币。作为一种贵金属,白银保值避险的功能也非常突出。1971~1981年,美元贬值50%,而以美元为标价的银价却上涨了近5倍。如今,白银也仍旧被人们当做货币来看,许多投资专家都建议将其置于投资资产之列。美国个人退休金账户的参与者将其投资组合的一部分投资于纯度很高的银币和银条。白银的供求格局白银需求由工业应用、净投资、珠宝需求构成。2010年全球白银消费量为1056.8百万盎司,较之2009年的922.2百万盎司上扬看14.6%。白银的工业应用和净投资是白银需求增加的主要原因:白银的工业应用随着全球经济的复苏而有所增长,从2009年的403.8百万盎司上扬到2010年的487.4百万盎司,涨幅达20.70%,几乎补足了在2009年因为经济萧条而造成的需求量下滑;摄影方面,白银需求下降660万盎司,主要由于医疗中心等数码系统的升级;银质器皿需求在2009年也从5820万盎司降至5030万盎司,这主要是由于印度需求的减弱。随着白银价格上涨,投资者的投资兴趣也有了大幅的提升,从2009年120.7百万盎司上扬到2010年的178百万盎司,涨幅达47.47%,占需求总量17%;珠宝需求方面,白银首饰2010年增长5.1%,为2003年以来首次显著增加。这归功于新兴市场GDP的强劲增长和工业化国家的经济发展。白银的供应则来源于矿产供应,旧银回收和政府出售。从2010年白银供给的组成部分变化来看,矿产供给和旧银回收是白银供给增加的主力:白银的矿产供给从2009年的718.3百万盎司上扬到2010年735.9百万盎司,占供应总量的70%;2010年由于墨西哥和阿根廷的新项目开工,银矿开采增加了2.5%,至7.359亿盎司。2010年墨西哥超过了秘鲁,成为世界第一大产银国,紧随秘鲁之后的是中国、澳大利亚和智利。2010年全球主要白银供给增加了5%,其中1/3的贡献来源矿产开采。而白银开采成本则相对平稳,只减少了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