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1/8
2/8
3/8
4/8
5/8
6/8
7/8
8/8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2013年高考古代诗歌阅读基本模式专题训练训练目标(之一)1.能够初步鉴赏古代诗歌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2.能够初步鉴赏评价诗歌作品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思想倾向。3.培养良好的阅读鉴赏习惯,夯实诗歌鉴赏基础。知能训练本训练共20题。共100分,每小题5分。训练时间45分钟。一、规范型试题训练(共30分,每小题5分)1.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放言之三自居易赠君一法决狐疑,不用钻龟与祝蓍。试玉要烧三日满,辨材须待七年期。周公恐惧流言后,王莽谦恭未篡时。向使当初身便死,一生真伪复谁知?[注]钻龟与祝蓍都是古代占卜的方法。颔联作者自注”真玉烧三日不热,豫章木生七年而后知”。前人在评论这首诗时曾说,这首诗蕴含着深刻的哲理,你同意这种说法吗?为什么?答:同意。本诗以极其通俗的语言说出了一个道理:对人、对事要得到全面的认识,都要经过时间的考验,从整个历史去衡量、去判断,而不能只根据一时一事的现象下结论,否则会把周公当成篡权者,把王莽当成谦恭的君子。2.阅读下面一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客中初夏司马光四月清和雨乍晴,南山当户转分明。更无柳絮因风起,惟有葵花向日倾。前人在评论这首诗时认为,这首诗具有散文的“形散神不散”特点,你同意这一说法吗?为什么?答:同意。形散:就天气情况而言,有雨景,有晴景;就距离情况说,有远景(南山),有近景(柳树、葵花);就自然情况说,有清风,有阳光。而诗人的情怀可谓“不散”:前二句虽然写雨写晴,但侧重点在“分明”的晴景上;后二句虽然写柳树写葵花,但侧重点在“向日”的葵花上,由此,诗人对晴朗风物的喜悦心情使上下文联系起来,形成一体。3.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题张十一旅舍韩愈五月榴花照眼明,枝间时见于初成。可怜此地无车马,颠倒苍苔落绛英。前人在评论这首诗时认为,本诗托榴花的形象抒发诗人的思想感情,你同意这一说法吗?为什么?答:同意。本诗描绘了榴花的鲜艳美丽,表达了作者对美丽的榴花无人观赏的慨叹,进而抒发了自己怀才不遇的无限感叹。4.阅读下面一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霜天晓角·梅萧泰来千霜万雪。受尽寒磨折。赖是生来瘦硬,浑不怕、角吹彻。清绝。影也别。知心惟有月。原没春风情性,如何共,海棠说。词中梅的形象特点是什么?本诗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答:梅的特点是瘦硬、清绝;抒发了诗人孤芳自赏、不同流俗的傲骨与傲气。5.阅读下面一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春游湖徐俯双飞燕子几时回?夹岸桃花蘸水开。春雨断桥人不度,小舟撑出柳阴来。前人在评论这首诗时曾说,本诗描绘了一幅春之图,你同意这一说法吗?为什么?答:同意。全诗通过“双飞燕子、夹岸桃花蘸水、春雨断桥、小舟撑出柳阴”这四种春天可见的具体美景,勾画出一幅生动优美的春景图,图画中燕子、桃花、春雨、断桥、小舟、人、柳阴,有动,有静;有人,有物,景与人完美的融合为一体。6.阅读下面一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月上瓜洲南徐多景楼作张辑江头又见新秋,几多愁?塞草连天何处是神州?英雄恨,古今泪,水东流。惟有渔竿明月上瓜洲。[注]南徐,古州名,治所在京口(今江苏镇江)。多景楼,为南徐胜迹,在镇江北固山上。前人在评论这首诗时认为,本诗通过对“渔翁”这一形象的描绘,寄托了词人的情怀。本诗寄托了怎样的情怀?答:①有心报国却又报国无门的忧愤、失望之情。②迫于无奈只能逍遥江海的抑郁孤独、无可奈何之情。二、仿真型试题训练(共30分,每小题5分)7.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蝉虞世南垂緌饮清露,流响出疏桐。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回答不超过50个字)答:立身品格高洁的人,并不需要某种外在的凭借,自能声名远播。对人的内在品格的热情赞美和高度自信。8.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凉州词王之涣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注]①此句化用乐府《横吹曲辞·折杨柳歌辞》“上马不捉鞭,反折杨柳枝。蹀坐吹长笛,愁杀行客儿”的诗意。这首诗如一幅画卷。如果说“孤城”是“画卷”的主体部分,那么首句与“孤城”是什么关系?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这首诗的意境。答:首句是“孤城”的背景画面。这首诗意境雄阔,悲壮苍凉,表现了盛唐诗人广阔的胸襟。9.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观祈雨李约桑条无叶土生烟,箫管迎龙水庙前。朱门几处看歌舞,犹恐春阴咽管弦。这首诗在表达技巧和语言方面有哪些突出的特点?试作简要赏析。答:一是采用对比写法,前两句写农民春早祈雨的场面,后两句写朱门看歌舞的情景,前者忧,后者乐,对比鲜明,反差强烈。二是语言含蓄,极具讽刺性。第一句(桑无叶、土生烟)景中带情,含蓄抒写农民盼春雨心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