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就业服务信息总189期(2008一4)泸州市就业服务管理局二○○八年五月一十九日贯彻落实扶持政策推进创业促就业—川南片区就业局长会议在泸州召开为加强交流,共同做好新时期就业服务工作,5月9日,川南片区就业局长座谈会议在泸州市召开。省就业局、市劳动局、川南片区各市以及特邀成都市、遂宁市、南充市、攀枝花市、德阳市等就业局主要领导参加了会议。泸州市就业局局长姚新建同志主持会议,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局长张清满同志在会上致欢迎词。会议围绕创业促就业和就业服务工作,交流了工作经验,探讨了工作思路。省就业服务管理局常务副局长田杰同志亲临会场并总结了全省的就业服务工作,提出了当前制约就业工作的主要问题,安排部署了今年的重要工作。一是抓好就业促进法、国务院5号文件和劳动部28号令的贯彻实施。明确公共就业服务的职责范围,建立免费的就业服务,规范就业服务机构建设。二是抓好创业促就业工作。要组织开展四川省城乡创业大行动,通过创业培训,打造1万名小老板,组织评选成功创业小老板。三是抓好零就业家庭困难人员的就业工作。进一步完善就业援助制度,加大公益化岗位开发力度,为零就业家庭等困难人员提供帮助。四是抓好人力资源市场的建设,研究市场建设标准和规范。力争到今年底,达成比较规范的人力资源市场。五是抓好就业服务和管理工作。今年准备开展就业服务示范街道,乡镇结合创业行动,建立就业失业登记管理办法,建全信息发布制度,完善统计制度。泸州市就业局副局长李岭同志介绍泸州市就业服务工作通过落实就业扶持政策,实施创业促就业工作,完善公共就业服务,强化基层就业工作,开展就业援助,推动城乡统筹就业,为促进我市经济发展发挥了应有的作用。同时针对下一步工作中的主要问题及工作难点,提出了主要工作措施和工作重点以及建议,以全面做好就业服务各项工作。会议期间,川南片区及特邀的各市就业局领导通过个人发言和书面交流,围绕创业促就业都提出了典型的做法和新鲜的经验,同时对下一步工作提出了很好的意见和建议。这次会议既是一次总结工作、交流经验、提高认识的座谈会,又是一次深入学习贯彻就业服务工作新精神相互学习的会议,会议达到了预期目的,取得了圆满成功。(市就业局办公室)“迎5.1”专场招聘会,为求职者送上节日的厚礼为庆祝“五一”国际劳动节的来到,并为求职者送上一份丰厚“大礼”,4月30日上午,在市人力资源市场,举办了一场以“迎五一”为主题的专场招聘会活动。据统计,参加招聘会活动的单位共有77家,提供900多个就业岗位,进场求职者762人次,达成意向成交129人次,使不少求职这在“劳动节”即将来临之际,感受到了即将就业的喜悦。通过对此次活动进行总结和分析,此次招聘会呈现以下特点:1、进场的企业以行政事务管理类(文员、秘书)、销售类、服务和专业技术类居多;2、求职人员总体趋于年轻化,求职的主体年龄主要集中在20-30岁之间;3、随着《就业促进法》的贯彻实施,进场单位都能自觉的遵守公平就业的相关内容,就是招聘内容中,都没有出现涉及就业歧视的相关内容和要求,为求职者提供了一个公平就业的市场环境;4、就业结构性矛盾仍然比较突出,部分技术含量高或要求具有相关职业资格的岗位需求由于求职者缺乏相关技术问询的求职者较少,而销售类、行政事务类,前台服务类等职业岗位成了此次招聘会的抢手岗位。(市就业局职介中心)我市采取措施进一步加强职业培训工作的管理今年以来,我市积极贯彻《就业促进法》,认真做好和现行政策的衔接工作,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培训管理工作的通知》(泸市劳社发〖2008〗16号),加强职业培训工作的管理。针对过去职业培训工作中存在的培训专业设置不科学、优质培训资源参与积极性不高、培训过程监管困难、培训促进就业的效果挂钩机制尚未建立等问题,采取了以下措施:一是加强职业培训工作的组织领导。要求各区县和培训机构切实做到领导到位、工作到位、资金到位、责任到位;二是清理整顿职业培训市场,对就业再就业定点培训机构进行重新审核认定;三是对职业培训按引导性培训、订单式培训、定向式培训、定点培训实行分类管理;四是按照职业培训招生组织、教学、考试鉴定、就业一体化原则,加强培训后的就业管理工作,将培训补贴与就业效果挂钩;五是加大就业再就业培训监管工作,建立培训信息发布和就业政策宣传制度,对培训班实地日常监管要求每期不少于2次,并作好监管记录。(市就业局职业培训科)创新培训方式加大培训力度为进一步转变培训方式,泸县就业局打破就培训而培训的格局,按照针对性、时效性、实用性的原则,根据社会需要、用工单位需求,在认真开展用工调查摸底的基础上,确立了“以工业园区企业为基地,教室建在基地上,培训跟着产业走”的培训新思路。以城北工业园区企业为基地常年开展纺织定向培训,加大对转移农村劳动力的培训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