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1/7
2/7
3/7
4/7
5/7
6/7
7/7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的措施方案为推动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和生产方式转型,增强制造核心竞争力,制定本措施方案。一、加快制造业高端化发展(一)推动产业体系高级化。围绕增强城市极核主干功能,突出发展支柱产业,电子信息产业聚焦“芯屏端软智网储”等重点领域,全面巩固提升优势领域国际竞争力;装备制造产业聚焦航空航天、新能源与智能网联汽车、智能制造装备等领域,推进先进装备制造业能级提升;医药健康产业加快推动高端要素聚集和产业协同联动;新型材料产业以技术驱动、场景驱动和需求驱动为核心,发展“四大优势材料+四大特色材料”;绿色食品产业坚持“品牌带动、创新驱动、集群联动、融合互动”发展路径,重点发展地菜及调味品、名优酒、方便休闲食品、农副食品四大领域。加快发展新兴产业,重点提升人工智能、抗体药物、绿色氢能等领域市场竞争力。超前布局未来产业,培育发展基因治疗、未来网络、类脑智能等未来产业,构建产业梯度清晰、竞争优势突出、动能转换有力的“支柱+新兴+未来”制造业新体系。(二)积极发展高端产业。加快建设先进制造业集群,瞄准世界级先进制造业集群建设目标,打造电子信息、装备制造2个万亿级产业集群,集成电路、智能终端、高端软件、汽车制造、轨道交通、航空航天、生物医药、绿色食品、新型材料、能源环保装备等10个以上千亿级产业集群。加快打造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瞄准新科技革命群体性爆发方向,着眼5年内有望形成增量突破的领域,重点打造人工智能、柔性电子、卫星互联网、超高清显示等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加快培育创新型产业集群,瞄准中长期颠覆性技术的突破和产业化方向,依托产业基础和比较优势,培育发展区块链、量子互联网、光芯片等创新型产业集群。对成功创建国家级先进制造业集群的机构给予最高10万元一次性奖励。(三)加快发展产业高端。推动制造业向价值链中高端环节迈进。加快提升研发设计能力,加强国家级技术创新示范企业建设;实施质量提升工程,支持企业主导和参与制修订国际、国家标准;提升品牌经营效益,鼓励支持商会协会组织重点行业重点品牌推广行动、探索创建应用场景。提升效能重塑制造端价值。支持企业通过管理方式变革、生产设备更新、工艺流程再造等举措提高生产效率;推动智能制造、共享制造、协同制造等新模式发展,支持家具家电、服装纺织等重点行业加快向定制化、个性化、时尚化转型升级,对相关转型升级典型企业项目团队给予不超过50万元一次性奖励。(四)推动产业融合发展。以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融合发展为导向,大力发展服务型制造。支持企业发展工业设计服务、供应链管理、总集成总承包等服务型制造重点领域;持续开展服务型制造示范遴选活动,打造一批服务能力强、行业影响大的国省级示范企业、示范项目和示范平台;优化完善服务型制造评价体系、产品服务标准,加强服务标准化管理。顺应工业化和信息化融合趋势,创新发展新经济新业态新模式。着力做大总量、提升质量,加快发展数字经济;抢抓建设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试验区、国家人工智能创新应用先导区机遇,大力发展智能经济;厚植数字文旅、数字音乐等数字文创产业发展优势,繁荣发展创新经济;围绕落实“双碳”目标,积极发展绿色经济;聚焦打造链接产业上下游、供需端的行业共性平台和功能型互联网平台,高质量发展平台经济;以资源匹配最优、生产效率最高和经济价值最大为导向,健康发展共享经济。二、加快制造业智能化发展(五)支持生产装备、关键环节数字化改造。支持企业应用工业机器人、数控机床、增材制造装备、智能传感与控制装备、智能检测与装配装备、智能物流装备等数字化装备、自动化成套生产线,或利用智能化技术改造工业现场传统设备,实现工厂、车间、工序和工段数字化装备换代,提升装备数控化水平。加快数控装备联网,推动设备间实时数据交互和协同生产,积极推进工业技术软件化,大力推广低成本、轻量化、模块化、小而精的系统或解决方案,提升产品研发、生产制造、质量检测、经营管理、物流营销等环节数字化水平。(六)支持数字化车间、智能工厂建设。支持行业龙头骨干企业对标世界和国内智能制造领先水平,围绕企业生产全流程、管理全方位和产品全生命周期,集成运用自主可控的智能制造装备、软件和控制系统,创新应用数字化设计、网络协同制造、大规模个性化定制、共享制造、柔性制造、远程运维服务等智能制造新模式,建设一批数字化车间和智能工厂。对符合数字化车间或智能工厂要素条件的企业,给予最高50万元奖励;对入选国家智能制造示范工厂或优秀场景、全球“灯塔工厂”的企业,给予最高1万元奖励。(七)支持工业互联网创新应用。完善工业互联网网络基础设施,推动加快企业内外网改造,建成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顶级灾备节点和一批二级节点,推动标识解析在重点产业领域率先形成规模应用。加快工业互联网优秀平台引育,鼓励大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