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1/10
2/10
3/10
4/10
5/10
6/10
7/10
8/10
9/10
10/10
亲,该文档总共17页,到这已经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直接下载吧~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测液体密度的实验教学设计方案【教学设计思路】本节课的内容是第二章第三节《探究物质的密度》由于实验过程中所测物理量的先后顺序不同,以及测量仪器的精密程度不同,容器中液体的残留以及个人操作技术原因等等,造成各组所测液体密度相差很大。有必要让学生全面体验一次科学探究的评估反思过程。“评估反思”是探究过程的重要环节,过去的物理教学虽然也组织过一些探究活动,但是,往往在得出结论后就结束了,学生通过探究究竟得到了哪些启示?为什么结果与事先的预测不一样?设计和进行实验的过程是否有缺陷?还有哪些需要改进的地方?这些都需要学生去反思,只有通过这样的反思和评估,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才能逐步提高。【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⑴通过实验探究液体密度的测量方法。⑵通过实验探究学会测量方法的优化选择,以及学会对测量过程的评估。⑶培养学生规范操作的良好习惯。2.过程与方法⑴通过实验评估寻找探究活动中未解决的矛盾,发现新的问题。(2)通过实验评估总结经验,改进实验探究方案。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⑴通过评估使学生养成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严谨的科学精神。⑵培养学生交流合作的精神。【教学重点】1.实验探究测量出液体盐水的密度。2.对实验数据或结果进行科学的评估,寻找出测量液体密度的最佳方法【教学难点】液体密度的科学测量方案,对实验现象或数据进行科学的评估,针对发现的问题进行再探究。【教学器材】①天平和砝码②水③量筒(分度值1ml)④烧杯多个(规格相同)⑤食盐⑥量筒(分度值2.5ml)⑦刻度尺【教学方法和手段】学生实验探究并进行讨论;教师启发归纳总结。【教学过程】一、复习引入新课教师:在上节课中,我们共同探究了固体密度的测量方法,并且实际测量了规则固体(铜块)和不规则固体(蜡块)的密度。同时,我要求大家课下对液体密度的测量进行思考,大家认真思考了吗?好的,今天这节课我们就共同体验液体密度的测量。二、新课教学教师:液体密度的测量是比较复杂的探究过程,现在我们大家共同见证一下各探究小组的课下研究思考成果,请同学们根据要求在下表(投影展示)中写出实验原理、选取的器材,画出实验探究方案中所测物理量顺序简图并写出简单表达式。学生讨论画图学生:同学们利用投影屏幕分别展示探究实验的不同方案简图,并作简单的讲解。教师:请同学们根据自己设计的探究实验方案进行实验探究并将实验测量数据记录在设计的表格里。教师巡视,当学生提出问题时,给予必要的指导和解答,尽量照顾到每一个层面的学生。教师:实验结束,请同学们整理实验器材,并根据实验测量数据计算出蜂蜜密度。学生:各个探究实验小组展示盐水密度的测量结果。教师:看到黑板上同学们测量的这些数据(相差很大),你发现了什么现象?又能提出什么问题吗?学生:为什么测量方法不同,测得的结果不一样?而且即使测量方法相同,为什么密度值也不一样?教师:现在请同一个小组的同学对实验过程进行反思与评估,寻找在实验中可能出现测量误差的原因。然后请大家畅所欲言。学生讨论:学生回答: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情况,老师给予适当的引导。提醒同学们不要只注意自己的实验,应该和同学交流、讨论,并评估分析其它探究小组的实验,并和本组的探究过程进行对比,寻找出在测量相同液体的密度时却得出密度值相差很大的原因。学生回答的同时,老师适当点评。教师总结:通过分析,你认为哪种探究测量方法比较好呢?为什么?学生讨论学生回答:教师:实验结束,整理器材。询问各个探究小组测得的盐水密度是否都很接近真实值?有时测一个物理量还需要用其他办法实际测量。(密度计)教师讲解一下密度计读数,并实际测量盐水的密度值,为学习浮力做铺垫。对比密度计测得的实验数据,使学生体验实验成功的喜悦。教师总结:关于这节实验探究课,你还有什么问题或者得到了哪些启示?请提出来。学生:教师总结:同学们,小实验折射大道理。知道吗?我们继承的物理量常数、圆周率、相对原子量等等都是由无数科学家呕心沥血,经过了极其漫长的岁月凝聚而成。我们相信科技飞速发展的未来必将使这些常数更加精确。这就是我们常说的一句话“没有最好,只有更好”。我期待大家将来能为科学的发展做出卓越的贡献。三、作业写出《测量液体(盐水)密度》的实验报告,对评估做出较为详细的分析【教学反思】通过这一节课,我深深地体会到,学生的思维敏锐活跃,教师一定要放手让学生大胆探究,充分发展学生的探究热情,培养他们的科学探究精神。学生的科学探究并不如我们平时想象的那么简单,并不是学生可以把科学探究的七个环节背下来或者说把一个实验套在七个环节中就完事了。如果教师对科学探究的含义没有真正的理解,在教学中对科学探究不给予足够的重视,没有反思评估,就不会有能力提高。《草原》教学设计教材分析:《草原》是人教版五四学制六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的第一篇课文,是一篇情景交融的散文,主要讲述了作者老舍先生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