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1/10
2/10
3/10
4/10
5/10
6/10
7/10
8/10
9/10
10/10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工业兴市要把加工制造业放在主导地位——浅析禹州市加工制造业的发展与壮大2004年,禹州市工业完成增加值76.48亿元,同比增长16.2%,其中,规模以上企业完成工业增加值39.23亿元,同比增长19%,均高于地区生产总值14.9%的增长速度。2000-2004年五年间,工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分别达到52.16、53.15、55.74、57.42、57.77;工业增加值在第二产业中所占的比重一直保持在91.3以上。财政收入的80%来源于工业。从以上列举的数字不难看出,工业在国民经济中已明显处于主导地位,在第二产业中起着决定性作用。“工业兴市”的发展战略已大见成效。虽然禹州市的工业经济发展总体态势良好,但是,结构不合理的矛盾和问题也日益凸现。主要表现在:一是资源开发型工业所占比重大,加工制造业所占比重低。禹州市工业中占支柱地位的煤炭工业、电力工业、建材工业均属资源开发型工业。在全市214家规模以上企业中,煤炭和非煤矿产开采、发电、建筑石料等企业有88家,占41%,在工业增加值中所占比重达到60%。但这些企业产品附加值低、科技含量低、受市场波动影响大。从今年前五个月的运行情况即可看出,19个市属工业企业有7家亏损,亏损额达3359万元,占许昌市亏损总额的一半以上。加工制造业126家,占59%,在工业增加值中仅占40%。而科技含量高、附加值高的信息产业、生物工程、电子工业等产业在我市几乎是空白。据统计,被省确定的9家高新技术企业,15个高新技术产品,2004年工业增加值25692万元,在工业增加值中所占的比例仅为3.36%。二是加工制造业企业规模小,整体实力不强。2004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销售产值超过10亿元的有1家(龙岗发电公司100118万元),超过亿元的4家(电力公司39977万元、中锋集团22264万元、远航集团35616万元、新峰矿务局24986万元),均为煤电企业。单就加工制造业而论,禹州市大型企业少,与鄢陵(超5亿元企业1个,超亿元企业6个)、魏都区(超5亿元企业1个,超亿元企业2个)相比,无任何优势而言,与长葛(超10亿元企业2个,超5亿元企业2个,超亿元企业3个)、许昌县(超5亿元企业1个,超亿元企业8个)相比,差距更明显。以中小型加工制造企业为主的企业规模结构与市场经济要求的规模经济不相适应,导致专业化协作水平不高,集约化管理水平低下,市场竞争力弱,抵御风险力不强。上述问题,已经威胁到全市的经济安全,影响到工业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亟须引起高度重视。为此,把加工制造业提升到工业经济发展的主导地位,十分重要。如何发展壮大加工制造业,要从三个方面来考虑。一、调整优化工业结构禹州市工业结构的突出矛盾是:煤炭、建材等资源初加工工业比重大,加工制造业比重小,高新技术产业比重更小。调整优化工业结构尤为重要。(一)发挥资源优势,提升传统产业工业结构调整必须立足和依靠自身优势。禹州市与周边地区相比,其优势就是自然资源,尤其是矿产资源,要在这方面大做文章,做足文章。要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改造提升煤炭、陶瓷、建材、医药等传统产业。最大限度提高产品的附加值。引导煤炭工业既要重开采,更要重深加工;建材、铸造工业要上规模、上档次;医药、陶瓷工业要创名牌。(二)借助优势企业,拉长产业链条工业结构调整的实质是用新上工业项目淘汰落后的工业项目,即以项目建设调整工业结构。随着工业产业政策的调整,禹州市部分传统工业企业将先后被淘汰,受冲击最严重的是水泥、煤炭工业。而新上这些基础产业项目,门槛高,一般投资业主无能为力,必须依靠大企业集团。去年禹州市成功引进浙江锦江集团投资建设中锦2×5000t/d水泥生产线,是个好的开端,但要加快项目建设进度。按照豫政办[2005]19号要求,2005年底之前,关停窑径3米以下的机立窑,2006年底之前关停3米机立窑。禹州市现有水泥厂2006年底将被淘汰出局,如果中锦水泥生产线2006年底仍形不成生产能力,势必影响水泥工业的发展,进而影响全市经济建设。要很好地利用这次全省煤炭铝土矿资源整合的有利时机,在省重点煤炭集团、重点氧化铝企业开发禹州资源的同时,对原始产品进行再加工、深加工,拉长产业链条。如煤—甲醇—烯烃产业链、煤—甲醇—碳—化工产业链。从煤炭加工增值的角度看,煤炭发电增值2倍,制甲醇可增值约4倍,再进一步加工为烯烃可增值8—12倍。4月23日至24日省政府在永城召开重点煤炭企业和煤化工企业座谈会,省发改委和省重点企业对发展煤化工产业拿出了框架意见,新一轮的挑战即将开始,这是难得的发展机遇。在发展壮大我市煤—电—铝产业链,打造煤电铝基地的同时,要重点考虑煤化工产业的发展。(三)转变老观念,增加危机感工业结构调整也是禹州市工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迫切需要。禹州市自然资源丰富,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