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1/5
2/5
3/5
4/5
5/5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1.教育学历史发展的三个阶段:前教育学阶段,独立形态的教育学阶段和教育学的多样化发展阶段。2.教育学真正成为一门学科,标志性的事件是1806年赫尔巴特《普通教育学》的出版,他被世人公认为“现代教育学之父“及”科学教育学的奠基人“。第一章1.关于教育的起源,神话起源论,生物起源论,心理起源论,劳动起源论,生活起源论2.教育的发展主要经历原始教育,古代教育,近代教育,现代教育。古代教育的基本特征:(1)出现了学校教育,教育目标狭窄(2)教育为统治阶级服务,教育具有阶级性(3)以伦理道德,宗教经典为主要内容,教育内容封闭(4)进行呆板的知识传授和强迫的道德灌输,教育方法机械(5)积累了丰富的教育经验,获得了初步的科学教育认识。3.现代教育的共同特征有哪些?(1)不断提高普及教育,教育对象具有广泛性(2)教育密切联系社会,教育性质具有生产性(3)学习内容极为丰富,教育内容具有开放性(4)重视教育立法,教育具有法制性(5)教育贯穿人的一生,教育呈现终身化(法国成人教育专家保罗·朗格朗最早提出终身教育理论)(6)重视教育的交流与合作,教育具有国际性(7)重视教育科学研究,教育具有科学性。4.现代教育的基本属性:永恒性、生产性、历史性、继承性、相对独立性、长期性、民族性。5.教育的基本功能:影响人的发展,拓展功能:影响社会的发展。第二章1.教育目的的概念:教育是人类的一种有意识的依据自觉设定的所进行的对象性活动,是一种有意识,有目的,有计划的培养的社会实践活动。狭义的教育目的主要是指学校教育目的,是指一定国家或社会对各级各类教育对人才培养规格的总体要求。2.教育目的的功能:激励功能、指导功能、评价功能。3.教育目的确立的影响因素:生产力的影响、生产关系的影响、受教者身心发展的制约。4.个人本位论:主张教育目的应以个人价值为中心,不在于谋求国家利益和社会发展,而在于发展人的理性和个性,个人价值高于社会价值,评价教育也应该以是否有利于个人的发展为标准。代表人物,卢梭,裴斯泰洛齐,康德。社会本位论:教育目的应以社会价值为中心,应主张根据社会发展需要来制定教育目的和构建教育活动。个人的一切发展依赖于社会,教育的一切活动都应服从和服务于社会,以对社会功能的好坏来作为教育结果的评价标准。代表人物:纳托普,凯兴斯泰纳,孔德,涂尔干。5.人的全面发展的核心是个人和社会全体成员以智力和体力的充分协调发展为目标的精神道德,情感等各方面的全面和谐发展。6.我国的教育的目的:1995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规定: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必须同生产劳动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全面发展教育的基本内容: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劳动技术教育五方面。7.怎样正确认识和处理各育的关系?五育之间既不能相互替代又不能彼此分割。因为各育之间是相互独立的,有区别的,五育之间相互渗透,德育对学生的思想灵魂,个体行为倾向,身心活动产生影响,智育是授予学生系统的科学知识,形成学生的基本技能,是学生自身发展的认知条件,体育促进学生身体的发展,美育对其他各育都会产生影响,劳动技术教育使学生的素质在劳动中得以体现和检验。8.应试教育的危害:束缚教育视野,抹杀学生兴趣;弱化学生能力;影响教育公平;导致学生片面发展;局限学生思维;加重学生学习负担;加重教师工作负担。应试教育的基础:(1)应试教育是中国传统考试制度的产物(2)教育机会竞争激烈(3)应试教育是我国教育思想和教育实践偏差的产物。9.素质教育:素质教育是根据社会经济发展和人的发展的实际需要,以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水准为宗旨的教育。10.素质教育的特点:以人为本,突出主体精神,面向全体,关注终身发展。11.为什么素质教育有其存在的基础:首先是现实中人的异化与片面化向人的完善与全面发展的转变;其次是对应试教育消极后果的纠偏作用;最后是知识经济时代的要求。12.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的辨析:教育价值观不同,教育内容不同,教育方法不同,教育评价不同。第三章1,人的身心发展的特点:发展的顺序性;发展的阶段性;发展的差异性;发展的不均衡性(主要表现在发展的速度不均衡,体现:个体在不同年龄阶段某一发面发展不均衡,个体在不同年龄阶段不同方面发展不均衡)。2,人的身心发展特点对教育的制约:(1)教育要适应人的发展的顺序性和阶段性,循序渐进的促进人的发展(2)教育要适应人的发展不均衡性,在身心发展的关键期,施是以相应的教育(3)教育要适应人的发展差异性,做到因材施教。3,内发论:认为人类个体的心理发展完全是由个体内部所固有的自然因素预选决定的,心理发展的实质是这种自然因素按其内在的目的或方向而发展的。代表人物,霍尔(“一两的遗传胜过一吨教育“)高尔顿外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