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1/6
2/6
3/6
4/6
5/6
6/6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第15课交通工具和通讯工具的进步【课程标准】了解中国近代以来交通、通讯工具的进步,认识其对人们社会生活的影响。【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掌握中国近代以来交通和通讯工具发展的情况;理解中国近代以来交通和通讯工具发展的历史背景和对中国近代社会的影响。过程与方法:(1)引用相关历史资料,再现历史,给学生以直观的印象,促进学生掌握交通工具的发展过程;(2)设计问题,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探讨交通工具变化发展的原因和影响;(3)从学生最熟悉的事例出发,提出历史问题让学生思考,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情感态度与价值观:(4)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到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改革开放后,中国交通和通讯事业的发展取得了辉煌的成就。【重点难点】重点:近代以来中国交通和通讯工具的发展变化难点:交通工具发展的对社会生活的影响【教学过程】【导入新课】长安回望绣成堆,山顶千门次第开。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杜牧《过华清宫绝句》师:相传唐玄宗的爱妃杨玉环喜食岭南的荔枝,由于岭南离当时唐都长安路途遥远,唐玄宗为了防止荔枝在长途运输中变味,于是命令每年飞骑传送,走数千里,马死无数而荔枝原味不变。这个故事说明古代长途运送新鲜果品实在太难了,不过,这类事情放到现在就不难了。现在,岭南的荔枝从树上摘下来用不了6个小时就可以摆上西安超市的货架了。古今对比,这说明了什么问题呢?同学们。下面让我们通过今天的新课《交通和通讯工具的进步》的学习来解决这个问题。【讲授新课】师:结合老师刚才说的故事,同学们阅读教材P68第一段和“历史纵横”,指出中国古代交通的地域特点,然后归纳我国古代交通的地域特点。生:南方舟楫,北方马车;百姓步行!师:古代交通工具的动力,主要来自风力、畜力、人力。近代中国传统交通工具发生巨大变化。自1840年鸦片战争以来,近代化的轮船、火车、汽车等交通工具传入中国,传统交通工具的革新首当其冲。开明人士开始向西方学习,中国的铁路、公路、水运、航空等方面都产生了哪些变化?交通、通讯事业的发展交通事业师:请同学们快速阅读课本68—70的内容。从铁路、公路、水运、航空四个方面我们一起完成下表:时期类别陆路运输业水运航空通讯铁路公路近代前期(19世纪中后期)沪淞铁路;唐胥铁路;京张铁路;中国近代铁路网的基本格局20世纪初,上海开始出现汽车轮船招商局(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民族品牌)1909年冯如制成第一架飞机。1920年北京--天津民航业拉开了序幕(晚清时期~民国时期)电报民国时期进展缓慢西北和西南地区铁路空白发展缓慢轮船招商局垄断全国轮船运输业(发展缓慢)电话新中国~改革开放兰新、宝成京九亚洲第一、世界第四、青藏铁路发展较快(公路网、公路大桥)初期发展较快20纪90年代转向旅游业(中国船舶从无到有)沈阳飞机制造厂。1954年7月3日,新中国第一架自制飞机。世界民航大国,民航里程152万千米互联网师:(教师在与同学完成上表时穿插讲解)(1、陆路A、铁路建设:(1)晚清的铁路1)19世纪70年代,外国商人修筑吴淞口到上海的沪淞铁路;师:淞沪铁路不久被拆除,清政府认为“山川之神不安,即旱潦之灾易召”;火车飞行,“路稍不平,则或激轮而全车皆碎”,“仿西洋造火车,借英、法等国金钱,无由归还。”(惊动山神,招来灾祸;不安全;没钱)2)19世纪80年代,清政府修筑唐山—胥各庄铁路——中国铁路诞生的标志;而然唐胥铁路建成后,清政府以机车行驶震及皇帝陵园为由,只准许以骡马曳引车辆,所以被世人称为“马车铁路”。自强之道,练兵、造器,固宜次第举行,然其机括,则在于急造铁路。铁路之利,于漕务、赈务、商务、矿务,以及行旅、厘捐者,不可殚述,而于用兵一道,尤为不可缓之图。”“中国幅员辽阔,……画疆而守,则防不胜防,驰逐往来,则鞭长莫及,惟铁路一开,则东西南北呼吸相通,视敌所驱,相机策应,虽万里之遥,数日而至,虽百万之众,一呼而集,无征调仓皇之虑,无转输艰阻之虞。“本年李鸿章奏请沿海安设电线,此亦军务之急需。但电线须与铁路相辅而行,省费既多,看守亦易。--刘铭传《筹造铁路以图自强折》师:在清政府开明人士的积极争取下19世纪80年代,清政府修筑唐山—胥各庄铁路。而然唐胥铁路建成后,清政府以机车行驶震及皇帝陵园为由,只准许以骡马曳引车辆,所以被世人称为“马车铁路”。3)1909年京张铁路,是由中国人自行设计并建造的铁路;师:简单介绍詹天佑,1905年,清政府派詹天佑主持修建京张铁路,才真正开辟了中国人自办铁路的崭新篇章。詹天佑成为中国近代铁路史上一个无法忽略的关键词。他一生参与、主持修建的关外、新易、京张、粤汉、汉粤川等铁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