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1/10
2/10
3/10
4/10
5/10
6/10
7/10
8/10
9/10
10/10

亲,该文档总共65页,到这已经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直接下载吧~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专业《卫生招聘考试之卫生招聘(文员)》考试必考200题题库,word格式可自由下载编辑,附完整答案!2023-24年甘肃省舟曲县《卫生招聘考试之卫生招聘(文员)》考试必考200题大全完美版第I部分单选题(100题)1.()是中国共产党直接领导的带有全局意义的一次武装暴动。它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独立地创造革命军队和领导革命战争的开始。A:广州起义B:湘南起义C:秋收起义D:南昌起义答案:D2.概念是人脑对客观事物本质特征的认识,事物的本质特征决定事物的性质,是一事物区别于其他事物的本质特征。根据概念所包含的属性的抽象与概括程度,概念可分为具体概念和抽象概念。按事物的指认属性形成的概念称为具体概念,按事物的内在本质属性形成的概念称为抽象概念。A:巧克力和土地都是棕色的,而雪和面粉都是白色的B:冰和雪都是冷的,火和血液都是热的C:香蕉和西瓜都是水果,而白菜和土豆都是蔬菜D:香蕉和木棒都是长的,而球和西瓜都是圆的答案:C3.“过错推定”本质上属于()。A:公平原则B:无过错责任原则C:过错责任原则D:结果责任原则答案:C4.①近年来,随着网络的迅猛发展,________于网络平台的网民舆论、网络话语权已经形成了“第五种权力”。A:依赖进而揭示B:依托进而揭开C:依靠从而揭穿D:依从从而揭露答案:B5.甲、乙订立了一家猪肉买卖合同,合同约定甲向乙交付5头家猪,分别为家猪1、家猪2、家猪3、家猪4、家猪5,总价款为1万元。乙向甲交付定金3000元,余下款项由乙在半年内付清。双方还约定,在乙向甲付清家猪款项之前,甲保留该5头家猪的所有权。甲向乙交付了该5头家猪。A:甲和乙B:乙C:甲D:都不是答案:C6.沈某将一笔记本电脑遗忘于一辆出租车上,内有重要资料,沈某在电台发布寻物启事,声称将向归还电脑者支付1000元酬金,出租车司机乔某获悉将电脑返还沈某,但沈某拒绝支付酬金。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沈某对该电脑享有所有权,故不必支付任何报酬和费用B:乔某有义务返还乘客的遗忘物,无权要求沈某支付酬金C:沈某已发布了寻物启事,必须支付1000元酬金D:如沈某拒绝支付酬金,乔某可对该电脑行使留置权答案:C7.根据我国《婚姻法》的规定,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我国《婚姻法》鼓励晚婚晚育B:夫妻一方因身体受到伤害获得的医疗费、残疾人生活补助费等费用属于夫妻共同财产C:一方专用的生活用品属于夫妻一方的财产D:结婚年龄,男不得早于22周岁,女不得早于20周岁答案:B8.下列行为中,属于代理行为的是()。A:传达室的张大爷将李某寄给董事长张某的信送给董事长的行为B:经销公司以自己的名义卖出委托人委托出卖的钢材的行为C:李某将自己未成年儿子的压岁钱以儿子的名义存入银行的行为D:公司董事长以公司的名义对外签约的行为答案:C9.下列关于要约和承诺的说法中,错误的是()。A:承诺可以撤销B:要约可以撤回C:承诺可以撤同D:要约可以撤销答案:A10.甲将自己拥有的一幅名人所作的画卖给乙,约定好乙在签订合同的第二日来取画,结果在签订合同的当晚,该画就被小偷丙盗走,转卖给了不知情的丁。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丙对该画的占有属于他主占有B:丁对该画的占有属于善意占有C:甲对该画享有署名权D:乙对该画享有所有权答案:B11.地震发生时,最基本的现象是地面的连续振动,主要是明显的晃动。极震区的人在感到大的晃动之前,有时首先感到上下跳动。这是因为地震波从地内向地面传来,纵波首先到达的缘故。横波接着产生大振幅的水平方向的晃动,是造成地震灾害的主要原因。1960年智利大地震时,最大的晃动持续了3分钟。地震造成的灾害首先是破坏房屋和构筑物,如1976年中国河北唐山地震中,70%~80%的建筑物倒塌,人员伤亡惨重。A:地震首先破坏地面建筑物B:地震灾害后的主要表现C:地震带给人类巨大的伤害D:地震的表现即地面的破坏答案:A12.惠能和尚有诗云,“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对此诗句的解读,不正确的一项是:A:体现了主观唯心主义思想B:否认心外物质世界的存在C:说明规律具有客观性D:无限夸大心的作用答案:C13.甲男不幸遭遇车祸被截去右上肢,后经法院判决肇事方赔偿50万元,其中包括30万元的残疾赔偿金和残疾辅助器具费。这30万元的残疾赔偿金和残疾辅助器具费属于()的财产。A:甲B:家庭共同财产C:夫妻共同财产D:甲妻答案:A14.在清朝(),清廷颁布谕旨:“著即自丙午科为始,所有乡会试一律停止,各省岁科考试亦即停止。”在中国实行了1300多年的科举制最终废止。A:康熙年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