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1/2
2/2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一、参照物1、定义:为研究物体的运动的物体叫做参照物。2、都可做参照物,通常选择参照物而定。如研究地面上的物体的运动,常选地面或为参照物,在这种情况下参照物可以不提。3、选择不同的参照物来观察同一个物体结论。同一个物体是运动还是静,这就是运动和静止的。4、不能选择所研究的对象本身作为参照物那样研究对象。二、机械运动定义:叫做机械运动。特点:机械运动是宇宙中最普遍的现象。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的方法:⑴比较同时启程的步行人和骑车人的快慢采用:⑵比较百米运动员快慢采用:⑶百米赛跑运动员同万米运动员比较快慢,采用:。实际问题中多用这种方法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物理学中也采用这种方法描述运动快慢。练习:体育课上,甲、乙、丙三位同学进行百米赛跑,他们的成绩分别是S,S,S,则获得第一名的是同学,这里比较三人赛跑快慢最简便的方法是。分类:(根据运动路线)⑴曲线运动⑵直线运动Ⅰ匀速直线运动:定义:快慢不变,沿着直线的运动叫匀速直线运动。定义:在匀速直线运动中,速度等于运动物体在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物理意义:速度是表示物理量计算公式:变形:B、速度单位:国际单位制中运输中单位。换算:。人步行速度约它表示的物理意义是:直接测量工具:速度计从图象中可以看出匀速运动的物体速度v是个恒量与路程S时间ttS速度图象:Ⅱ变速运动:定义:运动速度变化的运动叫变速运动。平均速度:=总路程/总时间(求某段路程上的平均速度,必须找出该路程及对应的时间)物理意义:表示变速运动的平均快慢vvst=平均速度的测量:原理方法:用刻度尺测路程,用停表测时间。从斜面上加速滑下的小车。设上半段,下半段,全程的平均速度为v1、v2、v则v2>v>v1E、常识:人步行速度,自行车速度5m/s,大型喷气客机速度900km/h客运火车速度140km/h高速小汽车速度108km/h光速和无线电波3×108m/s热身练习1、在下列运动中属于机械运动的是()A.群众运动B.空中飞行的飞机C.爱国卫生运动D.雨天下落的雨滴2、甲、乙两个运动员爬两个山坡,已知他们的爬山速度比是2:3,两个山坡的长度比是4:3,则他们爬到坡上的时间比是3、甲、乙两车都在做匀速直线运动,它们的速度之比是3∶1,通过的路程之比是2∶1,则通过这段路程甲、乙两车的时间之比是。17.乙看到路旁的树木在向北运动,甲看乙静止不动,若甲、乙都以地面做参照物,则它们应该是()。A.甲向南、乙向北运动B.甲向北,乙向南运动C.甲、乙都向北运动D.甲、乙都向南运动综合运用:1.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时,路程与时间的关系为s=vt.在图中,甲、乙两直线分别是两运动物体的路程s和时间t的关系的图象,由图可知两运动物体的速度大小关系是A.v甲>v乙.B.v甲<v乙.C.v甲=v乙.D.条件不足,不能确定.2.可以用图像来表示物体的运动状态,如图所示,表示物体运动速度相同的是:()A.甲乙B.甲丁C.乙丙D.丙丁3.一个作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从甲站途经乙站到同仁站,已知甲、乙两站间的距离跟乙、丙两站间的距离之比为1:4,则该物体在甲、乙两站间的速度跟乙、丙两站间的速度之比V1:V2及在这两段路程中所用时间之比t1:t2分别为()A.1:4,1:4B.1:1,1:4C.1:1,4:1D.4:1,4:1图92612t/秒aabs/米4810024684.甲、乙两物体同时同地反方向开始做匀速直线运动,甲的速度大于乙的速度,它们的s-t图像为图9所示a、b两条图线。求:①甲物体运动的速度v甲。②运动8秒甲、乙间的距离s。5、小明的家与学校之间有一座山,每天上学的过程中,有五分之二的路程是上坡路,其余是下坡路。小明从家到学校要走36分钟,如果小明上坡行走速度不变,下坡行走速度也不变,而且上坡行走速度是下坡行走速度的三分之二。那么小明放学回家要走多长时间?6、人站在匀速运动的自动扶梯上,经过t1=20s的时间,恰好到达楼上。如果自动扶梯不动,而人匀速沿扶梯上行,则需时间为t2=30s,若自动扶梯运行,人也沿扶梯匀速上行,则人到达楼上所需时间为多少?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