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1/8
2/8
3/8
4/8
5/8
6/8
7/8
8/8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第PAGE\*MERGEFORMAT8页共NUMPAGES\*MERGEFORMAT8页考研数学三经验考试大纲、国家教委制定的大纲严格划定了各类专业考生应考的范围和难度要求,这应该是一切考生最权威最有用的参照资料之一,也是考生制定计划的依据.考试分析是配合大纲编写的,一方面是对大纲知识点进行进一步地分析,另一方面就是对真题和考生试卷状况的分析,便于考生更准确给自己进行定位,是一种历史性的参照资料.历年真题、这些试题关于了解考研题型,体会出题思路,把握命题重点,强化答题技巧和训练答题规范有重大意义.现在的辅导书一般都会在书中穿插着或者在后面以附录的形式给出部分真题,不过整套包涵具体答案和评分细则的真题仍然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因为考研真题不但要从每道题上符合严格的出题规范,还要从整体上符合预期的难度和区分度,因此整套的真题更能反映命题特点。教材类、高等数学同济版:讲解比较细致,例题难度适中,涉及内容广泛,是现在高校中采纳比较广泛的教材,配套的辅导教材也很多.《线性代数》清华版:讲解翔实,细致深入,合适时间充裕的同学(推举).《线性代数》同济版:轻薄短小,简明易懂,合适基础不好的同学.《概率论与数理统计初步》浙大版:课后习题基本的题型都有覆盖.辅导材料、陈文灯的《数学复习指南》与《数学题型集萃与模拟试题》和李永乐,范培华的《数学复习全书》是现在市面上用的最多的两本书,其中陈文灯的书《概率论和线性代数》方面比较基础,可以在第一轮复习里面使用,《高等数学》部分难度比较大,合适在第二轮使用,另外《数学题型集萃与模拟试题》基本上是《数学复习指南》的扩大与提升,最好结合使用.《数学复习全书》讲解基础全面,注重基础上的提升,可以在第一轮就使用.冲刺用书、袁荫棠和李永乐主编的《经典模拟400题》知识点涵盖多,技巧比较强,题目出得也比较规范.李永乐主编的《冲刺135分》短小精悍,可以用来在最后的复习中复习和贯穿知识.另外比较好的模拟题就是EB的,陈文灯的也不错.2如何高效准备考研数学课本基础。考研数学准备初期从课本开始,从最基本的概念开始。大学的知识很容遗忘,要拾起课本从头学起。看视频。网上有很多教学视频,当自己看书看不进去的时候可以看讲解视频,跟着视频里面的老师一起学习。选择合适的复习全书。复习全书涵盖所有知识点和基本习题,要在自己第一遍复习的时候及时做完全书里面的内容,及时学习,及时巩固。大量习题。仅仅考全书里的习题是远远不够的,要再选择一本额外的习题册。可以用于巩固学习,进度可以慢于全书的复习。模拟题学习。考前冲刺阶段会有很多模拟题出来,要限时训练,考研数学3小时,要合理分配时间。及时总结。考研数学从准备到考试,一般历时3个月到半年甚至更长,要准备一个笔记本及时记下自己不熟练的知识点和易错点。3考研数学全程规划1.基础复习阶段"基础不牢,地动山摇',张宇老师总结历年考研数学考试规律,提出"考研真题中绝大部分题目都是在视察大家的基本方法掌握状况'这一观点。本阶段大家要明确考研专业,确定考数学几,开始第一轮复习,重点是对教材的复习完成,教材是高教出版社出版的全国首批示范教材,有同济第七版的高数,同济第六版的线代和浙大第四版的概率,这三本是主流的本科教材。但是考研的考试要求和本科教学的要求是不一样的,依据高教版的考研数学大纲,考研数学与本科教学内容有交集,但是也有本科必须要掌握的而考研不作要求的和考研要考的而本科没有要求的。这就要求考生复习之前必须先明确三点:考研不考的坚决不看,考研要求而本科没学的必须要补学,二者的交集必须吃透。切勿没有目标,没有侧重点的闷头死学!依据考研数学大纲,张宇老师有三本对应的张宇带你学,此书的目的就是帮助考生完成以上提出的三点:不考的删,要考的补,交集吃透。书中每一章开头目录有个导学表格,表格中会依据考研大纲列出本章有哪些重点,哪些课后题必须要做一下,帮助同学有侧重点的学习。不管你是刚刚开始准备考研还是已经开始复习,想要打好基础必须在六月份之前完成对教材的复习。完成教材复习还是不够的,因为每个人的学习进度,自己的基础知识不一样,六月份之前完成教材的复习之后,必须要开始36讲(高数18讲,线代9讲,概率9讲)和题源1000题的复习。教材中的课后题比较简单,36讲课后题比较有针对性,比较难,但是题目比较少,大家都知道学好数学必须要大量的做题,题源1000题分三本,数一数二数三都有自己对应的书。题源1000题里面的题是命题人出题参照资料里面的题目,所以每年都会命中原题,这不是偶然。有的同学可能已经看过去年的真题,去年数学考得很难,难在不按常规套路出题,第一题上来就是特别难一道题,之后来几道简单一点的,最难得题目放在试卷的中间,出题不再是从易到难,而是难以混搭。题源1000题就是按照这种出题模式编排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