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1/7
2/7
3/7
4/7
5/7
6/7
7/7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XXXX论文题目:专业学号学生姓名指导教师论文完成日期20XX年XX月江滩旅游管理及发展的研究一、武汉江滩风景区的优劣势分析同样作为特大城市中心滨水区,实行免费、开放式管理,武汉江滩与上海外滩具有很强的可比性,其导游解说词中就有汉口江滩面积是上海外滩的8倍之说,然而,这只是突出了江滩之“大暠。就国内外知名度和旅游吸引力而言,汉口江滩不但逊色于上海外滩,相较于湖南橘子洲头、香港维多利亚湾、德国莱茵河畔等国内外著名的城市滨水旅游区也有所不及,我们必须对自身资源禀赋有一个清醒的认识,认清发展的优势和不足。(一)优势1.旅游资源丰富。汉口江滩旅游资源特色在于以繁取胜。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旅游资源分类、调查与评价》调查统计,汉口江滩的旅游资源共涉及8个主类、31个亚类、155个基本类型,其类型之多、覆盖面之广,非一般滨水区所能及。[3]长江优美的自然风光,沿线毗邻的欧风建筑,强烈的汉味气息和浓郁的异国风情,现代人的生活和老汉口的底蕴,在江滩自然而完美地融合。2.景观生态优越。江滩空气清新,视野开阔,视线清晰度高;沿江景观形成一条连续的公共绿化地带,充分体现了游览场所的公共性、功能内容的多样性、水体的可接近性及滨水景观的生态化设计,使江滩自然、生态、文化相协调,创造出游人渴望滞留的休憩、游览场所。3.地域文化交融。汉口江滩历史上在1934年就举行横渡长江活动,至2013年已举行了40届,开国领袖毛泽东先后17次横渡长江,加上1954年抗洪纪念碑等,“水文化暠内蕴深厚。同时,自明代起汉口就以四大商业名镇著称,孕育了武汉特有的商业文化;沿江、沿河港埠的兴旺,孕育了以粤汉码头、汉正街为代表的码头文化;南来北往的人流汇集,熏陶了武汉人的率直个性和市民文化;沿江20世纪初的西方租界建筑,留下怀旧的租界文化。各种文化因子在此融合,造就了江滩独具武汉地域特色的文化底蕴。4.周边配套完善。汉口江滩属于综合性的旅游区,同时具备滨江、商业、文化和休闲娱乐特色,让不同需求类型的旅游者不用跑遍武汉三镇,在江滩即可兼顾“吃住行游购娱暠,尽享武汉风情和高品质服务,在观光游览、休闲娱乐的同时享受到具有浓郁汉味气息和强烈都市文化的综合性旅游产品。运用改进的旅行费用法,东湖风景区2008年的游憩价值评估为16.75亿元,而汉口江滩2010年的游憩价值评估为84.72亿元,这为江滩旅游资源的保护、管理和规划提供了依据。(二)不足1.多样化的旅游项目开发不足。作为武汉市中心区代表性的滨水区,江滩承载了过多市民休闲活动,景区内多为传统游览型旅游资源,且主要是江滩开园时的新建园林景观,以市民休闲和自然观光景点为主,使景区内的旅游资源显得相对单一化并且日渐陈旧,旅游吸引力在降低。静态、观赏性内容较多,而参与型、娱乐型和度假休闲型的项目较少,难以满足游客多层次的旅游需求,因而旅游经营利润不高。同时,人文景观分布不够均衡,标志性景观单一,使游人过度集中并给生态环境造成了压力。2.旅游资源整合和包装宣传不够。江滩内旅游资源相对分散,总体上有长度、没宽度,有广度、没深度,缺少有意识地整合;对自身文化特色缺少深度挖掘和精心打造,有地域特色的旅游精品或核心产品不多。旅游整体开发意识不强,对景区内的各种旅游资源缺乏系统的整合和包装,而且与两江四岸的著名旅游景点缺少联动,与周边的商业服务设施也缺少互动,没有发挥应有的带动作用。对外的宣传力度不够、宣传方法单一,目前江滩的游客主要局限于湖北省内,而省外、境外的游客较少。3.旅游接待规范化服务水平不高。江滩内没有设立专业的旅游服务管理部门,景区旅游解说系统不尽完善,导游解说词陈旧,重点与特色不突出;导游队伍管理松散,旅游标识标牌引导不清晰,特别是给外地游客的亲近感不够。游览车运行管理、旅游特色纪念品开发销售不佳。由于江滩实行免费开放游园,似乎并不直接创造旅游收入,因而没有纳入地方旅游规划体系。地方旅游部门对江滩旅游的重视不够,主动支持欠缺,也没有将整个江滩景区纳入武汉旅游景点发展规划。二、充分发挥江滩旅游功能的对策建议比较武汉江滩与其它城市滨水区的优、劣势,为找准开发江滩旅游资源的目标和定位提供了依据;立足武汉旅游发展和江滩旅游开发的实际,进一步提出开发江滩旅游的原则和措施,也为同类城市滨水区和公益性休闲景区整合旅游资源、发挥旅游带动功能提供有益的借鉴。(一)目标定位近年来,武汉作为中国中部的特大城市,依托“大江大湖暠的自然资源和“大武汉暠的历史文化积淀,推广“大江大湖大武汉暠的城市旅游形象,在提升黄鹤楼、东湖等传统旅游产品和发展欢乐谷、海洋世界等新旅游产品的同时,借高铁促旅游,做好“水暠文章、打响“花暠招牌,更多地吸引了境内外游客。境外游客和国内游客在武汉平均停留天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