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1/9
2/9
3/9
4/9
5/9
6/9
7/9
8/9
9/9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老舍《猫城记》文学特色猫城记是老舍先生于1932年创作的寓言体长篇政治讽刺小说。老舍先生以极其敏锐的政治视角和极具前瞻性的政治眼光审时度势,用带有科幻色彩的寓言笔体直指黑暗社会的腐朽与鄙俗,这部小说可以称为一部极富社会价值、具有蓬勃的生命力和鲜明文学特色的作品,主要体现在其主题设计、语言风格、体裁选择、预言性等多方面的特点与创新上。一、历史上国内外分析状况在国内,无论是在出版界还是分析界,猫城记均未得到足够的重视。首先,在出版界被排斥:在建国初期的三十余年中,中国政治空气高度紧张,因此凡涉及重大政治问题的敏感作品都作为“反面教材”而载入现代文学史册。老舍因猫城记而被迫做了三次“自我批评”,猫城记背负了“严重政治错误”的罪名。据不完全统计,现今流传的约有三分之二的有关老舍的文集、选集或者全集并没有将猫城记或与之相关的评论纳入其中。换言之,这部作品被长时间排斥在老舍经典作品明目之外;其次,在分析界被忽视:猫城记诞生于极敏感而脆弱的学术氛围之中,是时诸多文学分析学者要么为明哲保身而闭口不谈猫城记,要么偶有提及也是浮光掠影、一笔带过。更有甚者,他们完全否定这部作品的价值,继续将“反动”、“反现代性”这样的大帽子扣在老舍头上。评论界批判的声音远远大于褒扬和称颂。可以说,这一时期关于猫城记的客观、科学并具有一定学术价值的分析成果几乎是空白。直到改革开放以后,主要集中于20世纪末以来,部分学者才开始试图为猫城记平反。但是目前国内学术界对猫城记的分析资料仍然相当有限。与猫城记在国内被排斥与被忽视的冷落境况恰恰相反,猫城记在国外的刊印和流传空前兴盛。从20世纪60年代到80年代这短短二十年间,猫城记就已在“欧美及日本越来越广泛地流传开”,而且还被国外热衷分析中国文学的学者译成“五种语言,八个译本”出版。据分析者表明,猫城记是老舍先生“除骆驼祥子外译本最多的一部”。因此,舒乙先生将其定义为为老舍带来世界声誉的一部作品,一说同俄国的傻子城记、法国的企鹅岛并称为世界三大讽刺小说。那么关于猫城记究竟值不值得分析这一问题的答案自然是显而易见的。猫城记不仅值得被分析,更应该被置于新的时代背景和世界背景中发觉其文学特色,还其在中国文学史上应有的学术位置。二、重新认识猫城记的文学特色与学术魅力1.忧国忧民的鲜明主题胡青先生曾经如此评价:“正因为老舍是个爱国的作家,在当时的情况下,忧国之至,而又找不到出路,才会有猫城记。这部书反映了一个徘徊在黑暗中不断寻求真理的旧知识分子的痛苦处境,反映了一个老作家复杂曲折的成长过程。”④小说创作的时间是20世纪30年代初,此时中国社会极端黑暗,政局动荡。老舍在自传中曾经声明,创作猫城记的“头一个”原因就是“对国事的失望,军事与外交种种的失败”,因此由“失望”转变为“愤怒”,激愤郁积于胸中久久不得释怀,恰逢施蛰存主编的现代杂志向老舍先生约稿的契机,便提笔作下此长篇小说以讽喻时事。猫城记忧国忧民的时代主题反映出老舍先生“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强烈忧患意识及其民族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2.讽刺幽默的语言风格老舍虽然算不上如马克•吐温一般的幽默大师,却也是一位熟稔幽默技巧的作家,他的幽默感绝非刻意为之或矫揉藻饰,而是自然而然的真情流露。在猫城记这部小说中,其幽默讽喻的表现力在字里行展现得淋漓尽致、游刃有余。首先,猫城记的语言风格表现在讽刺时政的鞭辟入里和辛辣犀利。比如文中谈到“自由”,就是“欺侮别人,不合作,捣乱”;“战争”,就是士兵“抱着头逃跑”;不论战败或者战胜,“讲和”是唯一的解决途径;定“迷叶”为“国食”是猫史上“最光荣最仁慈的”事;“道德”,是“最可耻的事情”,而“横行”,是上等猫人口中“最高尚的字”;“教育”,就是“大多数的儿童去学校失学”,教育的成绩就是能使人“变成野兽”,而两百多年的教育史就是天大的“笑话”。在这座“猫城”中,没有道德伦常,没有法律约束,没有知识教育,没有自由平等,唯一支配猫人生存的就是“迷叶”、“国魂”和“女人”。老舍先生将每一个沉睡的中国人剥光衣服拖到镜子前面,用冷水泼醒浑浊而迷离的眼睛,让那些麻木不仁的蠹虫睁眼看看这是怎样一个世界。其次,猫城记的文学特色还表现在其语言风格的狡黠幽默。老舍本人在猫城记•自序中如此调侃道:“猫城记是个噩梦。为什么写它?最大的原因――吃多了。”“噩梦”,意思大约是说猫城记中记录的社会现实极端黑暗残酷。“吃多了”,俗话说“吃饱了撑的没事干”,也就是“闲得无聊”的意思。吃饱了喝足了闲得没事干遛弯,这就是当时百姓普遍的生存状态。3.体裁上的开拓创新老舍在谈到这部作品的体裁问题上曾经这样说:“猫城记的题材,不用说,是讽刺文章最容易用而曾经被人们用熟了的。用个猫或者人去冒险或游历,看见什么写什么就好了。”通过反映动物的生活来讽喻人类文明的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