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1/8
2/8
3/8
4/8
5/8
6/8
7/8
8/8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考研英语新题型概说2006年考研英语新题型概说    序:《2006年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英语考试大纲(非英语专业)》在2005年大纲增加了选择搭配题的基础上,又在阅读理解PartB中增加了三种备选题型,即:SampleTwo——段落排序题、SampleThree——信息匹配题、SampleFour——概括大意题。主要考查考生对诸如连贯性、一致性等语段特征以及文章结构的理解,对考生在语言技能方面的具体要求是能“理解文章的总体结构以及上下文之间的关系”、“区分论点和论据”。每次考试从这四种备选题型中选择一种进行考查。   2006年新大纲的变化,从一定程度上说明教育部对硕士研究生考试的重视和改革完善硕士研究生考试的决心,也反映了英语测试逐步由应试型向应用型转变。新增备选题型在很大程度上对传统的测试题型进行了必要的补充完善,不仅立足考核考生对语言知识的掌握,而且更加侧重考核考生对语言知识应用的技能。只有真正读懂文章才能够拿到高分,所以测试更为合理。然而,毋庸置疑,新题型给考生带来了新的备考负担。总的来讲,解答这四类新题型的方法或技巧主要有以下几种:☆首尾呼应法:文章结尾部分(或段落结尾部分)响应开首所写的内容,令文章的结构更完整、更紧密,借助这样的篇章结构特点解题,我们称之为首尾呼应法。☆同义再现法:某一词或词组以同义词或同义词组的形式重新出现在文章中,使文章得到衔接,利用这样的衔接手段解题,我们称之为同义再现法。☆近义释义法:上下文之间出现近义词或词组,用于进一步解释说明前文提到的事物,使文章更加清楚明了,借助这样的行文特点解题,我们称之为近义释义法。☆比较对照法:把两种相反、相对的事物或同一事物相反、相对的两个方面放在一起,用比较的方法加以描述或说明,指出其相同点(比较)和不同点(对照),利用这样的写作方法解题,我们称之为比较对照法。☆因果关系法:事物变化的原因和结果是紧密相关的。如果某个现象的存在必然引起另一个现象的发生,那么,这两个现象之间就具有因果关系。因果关系包括“由果推因”(由结果去推测原因)和“由因推果”(由原因去推测结果)两种情况。因果关系符合人们的日常思维逻辑,因而在文章中随处可见,所以我们可以利用这一英文写作特点来解题,称为因果关系法。☆目的关系法:事实行为往往出于某种目的、初衷或动机,而表达事实行为的语言信息和描述目的、初衷或动机的语言信息存在着必然的关联性,借助这样的关联性解题,我们称之为目的关系法。☆手段关系法:某种事实结果、效果或理想等需要采取必要的手段来实施或达到,而表述事实结果、效果或理想与手段关系的语言材料必然相互依存,密切关联。借助这样的依存关系解题,我们称之手段关系法。☆信息连贯法:为了有效地表达同一中心思想,语言部分之间(句子与句子之间、段落与段落之间)往往存在相互配合、相互影响、相互照应、相互支持的关系。从而使行文在逻辑意义上下连贯、协调、一致、完整。借助这样的关系解题,我们称之为信息连贯法。☆总分关系法:英语文章常采用总分对照结构,这种结构是由总述部分和分述部分构成,总述是对分述的概括和总结,分述是对总述的展开和细述,这两部分之间有着明显的相互支持的对照关系。所以,总述部分一般用来表明主线,分述部分围绕这条主线展开进一步阐述。了解了这一特点后,就可以采用总分关系法来解题。   SampleTwo段落排序题一、点击新大纲2006年考研英语考试大纲中新增的备选题型之一是段落排序题,也就是在阅读理解部分增加一篇长度约500~600词的文章中,各段落的原有顺序已经被打乱,要求考生根据文章内容和结构将所列段落(7~8个)重新排序。其中有2~3个段落在文章中的位置已经给出。二、透视新题型这种题型对把握篇章结构的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作为备考的一个重要的步骤,考生应该注意在平时的练习中培养这样的能力。过去经常强调阅读的关键是单词量的一再扩大,使得广大考生把更多的精力投放到了对单词的记忆上,忽视了实际的应用能力;现在新大纲对考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考生不仅要把单词记忆准确、句子运用熟练,更要从篇章的层面上把握文章,了解文章的大概结构,分清段落之间的逻辑关系。下面对文章可能出现的逻辑关系做一个简单的划分,希望能对备考此类考题的你会有所帮助。(一)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这类文章通常是叙述性说明文。文章往往是先提出某个领域或某个方面出现的问题,然后对此问题进行多方面多层次的分析,最后提出或陈述问题可能的解决方案。这类文章的结构可能多种多样,关键是考生要善于识别“问题的提出——可能性的分析——解决办法”这些基本的步骤,就能把握文章的主线,做出合理恰当的排列。(二)介绍现象+列举细节/分析成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