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1/10
2/10
3/10
4/10
5/10
6/10
7/10
8/10
9/10
10/10

亲,该文档总共65页,到这已经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直接下载吧~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专业《卫生招聘考试之卫生招聘(文员)》资格考试题库,word格式可自由下载编辑,附完整答案!山西省忻府区2024年《卫生招聘考试之卫生招聘(文员)》资格考试通关秘籍题库及答案(典优)第I部分单选题(100题)1.比尔·盖茨说:“在市场竞争的条件下,首先是员工素质的竞争!”由此可见:A:市场竞争是人才的竞争B:人才竞争是市场竞争的核心C:员工是市场经济的主体D:在市场经济下才有人才的竞争答案:B2.王某拾到李某丢失的钱包,当李某向王某讨还时,王某拒不归还,二人由此形成的债权关系是()。A:合同之债B:单方民事法律行为之债C:不当得利之债D:无因管理之债答案:C3.为着追求光和热,将身子扑向灯火,终于死在灯下,或者浸在油中,飞蛾是值得赞美的。在最后的一瞬间它得到光,也得到热了。俗语说“飞蛾投火,自取灭亡。”巴金在这里却赞美了飞蛾为追求光和热而死,一褒一贬,截然相反。应该怎样看待这个问题?A:这两种说法是对立的,因此只能有一个是正确的B:这是比喻的说法,比喻只要取其某种相似就能成立,因此这两种说法可以成立C:巴金的比喻有积极进取精神,是恰当的,俗话的比喻没有这种精神,是不恰当的D:飞蛾扑火是昆虫的趋光性,不是有意识的行为,褒和贬都是多余的答案:B4.()为无民事行为能力的人。A:14周岁以下的未成年人B:10岁以下的未成年人C:不能完全辨认自己行为的精神病人D:16周岁以下的未成年人答案:B5.魏晋南北朝时期,西域民族的融合与同化,明显的表现为:A:柔然化趋势B:鲜卑化趋势C:匈奴化趋势D:铁勒化趋势答案:D6.某快递公司开具的快递单上印有“投递物丢失,概不负责”的条款。该格式条款()。A:无效B:可撤销C:有效D:效力待定答案:A7.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核心内容和实质是:A: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B:平等原则C:集体行使职权D:少数服从多数原则答案:A8.由于债权人的原因,债务人无法向债权人给付合同标的物时,债务人可以将合同标的物交付提存机关。债务人将标的物提存后,标的物毁损、灭失的风险由谁来承担?()A:债务人与债权人共同承担B:提存机关承担C:债权人承担D:债务人承担答案:C9.甲与乙分别就一项相同的发明创造向国务院专利行政部门申请专利,请问国务院专利行政部门应按照什么原则来处理此类事项?()A:使用在先B:一体对待C:完成在先D:申请在先答案:D10.下列关于财产继承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非婚生子女享有与婚生子女同等的权利,任何人不得加以危害和歧视B:父母和子女有相互继承遗产的权利C:养父母和养子女之间不存在血缘关系,不享有相互继承遗产的权利D:夫妻有相互继承遗产的权利答案:C11.根据《合同法》第167条的规定,分期付款的买受人未支付到期价款的金额达到全部价款的五分之一的,出卖人可以要求买受人支付全部价款或者解除合同。此处的“分期付款”是指买受人将应付的总价款在一定期间内至少分()次向出卖人支付。A:四B:五C:二D:三答案:D12.下列关于劳动者单方解除劳动合同的表述正确的是:A:在试用期内,劳动者应当提前3日以书面形式或者口头形式通知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B:在试用期内,劳动者应当提前3日以书面形式通知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C:在试用期内,劳动者可以随时通知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D:无论在何种情况下,劳动者应当提前30日以书面形式通知用人单位答案:A13.科学家发现,某些物质能放出三种射线:α射线、β射线、γ射线。射线主要通过()对生物体产生一定的影响。A:电离作用B:裂变作用C:激发作用D:辐射作用答案:A14.下列说法符合文意的是:A:地震造成地形的改变既有隆起也有下降B:地震崩塌的山石往往在山下形成地震湖C:地震极震区的人首先必定感受到上下跳动D:山区发生地震就会造成掩埋村镇的惨剧答案:A15.()是我国古代最早也是最长的叙事诗,与北朝《木兰辞》并称“乐府双璧”。A:《玉台新咏》B:《诗品》C:《古诗十九首》D:《孔雀东南飞》答案:D16.万某父母健在,其死亡时妻子怀有身孕,在分割遗产时为胎儿保留了应继承份额。胎儿出生,因先天缺陷于次日死亡。为胎儿保留的份额应()。A:由万某父母继承B:按无人继承的遗产处理C:由万某父母和万某妻共同继承D:由万某妻继承答案:D17.甲、乙夫妇二人育有一子一女,其子丙娶妻丁,生子戊,其女己嫁至邻村,甲死后遗产有房屋3间,对于甲的遗产无权参与继承的是()。A:戊B:丙C:己D:乙答案:A18.公民王某在意外事故中下落不明,依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