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1/10
2/10
3/10
4/10
5/10
6/10
7/10
8/10
9/10
10/10

亲,该文档总共65页,到这已经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直接下载吧~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专业《卫生招聘考试之卫生招聘(文员)》考试必考200题题库,word格式可自由下载编辑,附完整答案!整理安徽省谯城区《卫生招聘考试之卫生招聘(文员)》考试必考200题内部题库完整答案第I部分单选题(100题)1.下列不具有法人资格的是()。A:某省委办公厅B:某大学C:某有限责任公司D:某市消费者协会答案:A2.甲将自行车没有上锁就放在楼道内;邻居乙知道是甲的自行车,为防丢失,代为上锁。此案中乙的行为构成()。A:违法行为B:无因管理C:共同侵权D:不当得利答案:B3.某单位值班人员未经领导同意,________脱岗,________没有及时发现火情,延误了扑救火灾的最佳时机。A:擅自以至B:私自以至C:擅自以致D:私自以致答案:D4.法定婚龄是法律规定的男女结婚的()。A:最低年龄B:实际年龄C:最高年龄D:最理想年龄答案:A5.()是中国共产党直接领导的带有全局意义的一次武装暴动。它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独立地创造革命军队和领导革命战争的开始。A:广州起义B:南昌起义C:秋收起义D:湘南起义答案:B6.5月3日,甲与乙达成了购买房屋的意向,5月5日双方正式签订了买卖合同,5月10日乙向甲交了钥匙,6月18日办理了所有权变更登记手续。请问,房屋所有权何时转移?()A:45415B:45461C:45417D:45422答案:B7.目前,在我国存在着这样的情况:在同等水平下,北京、上海等城市的学生比江苏、河南等地的考生考上重点大学要容易得多;城市的孩子比农村的孩子在入学率、升学率以及所在学校的硬软件配备方面都要强许多。这是由于国家建设的重点高校在省际间分配严重不均,由于教育资金在城市与农村之间分配严重不均,对于这种高等教育资源分配的“区域差别”,教育资金分配的“城乡差别”已越来越受到人们重视。A:教育资源及经费不足,顾此失彼是正常的现象B:教育资源及经费紧张,但主要是由于分配不公平不合理造成了差别C:教育应该效率优先,兼顾公平D:中国的教育太落后了答案:B8.老张去世,留下他的妻子照顾10岁的女儿,他还有两个兄弟,关于他遗产的继承叙述正确的是()。A:因为女儿未成年,妻子是女儿的监护人,因此由妻子继承所有遗产B:妻子、女儿继承,女儿的继承份额可酌情增加C:妻子和两个兄弟都可继承,妻子继承一半,两兄弟各继承四分之一D:妻子、女儿和两个兄弟都可继承,且继承份额相同答案:B9.2010年,全国学前教育专任教师人数为:A:127.1B:146.3C:132.6D:114.4答案:D10.担保物权人在其全部债权受清偿前,可以就担保物的全部行使权利,这体现的是担保物权法律属性中的()。A:从属性B:不可分性C:优先受偿性D:物上代位性答案:B11.属于地震“次生灾害”的是:A:通讯中断B:桥梁断裂C:山体滑坡D:管道破裂答案:C12.人的世界观形成有一定的轨迹,人的一切言行总是一定“轨迹”的体现。资产阶级的唯我主义的形成是圆内半径运行轨迹的结果。这个“圆”的圆心就是“我”,“半径”则是个人的利害得失。A:资产阶级世界观是由总以“我”为核心去处理利害得失而形成的B:资产阶级世界观的表现是“唯我”,一切利害得失均以“我”为核心C:资产阶级世界观的形成是唯我主义的表现D:资产阶级世界观的表现是自我标榜答案:A13.周某与叶某结婚后,又与柳某办理了结婚登记,周某与柳某的婚姻()。A:效力待定B:可撤销C:有效D:无效答案:D14.甲、乙二人同在山坡上放羊,乙的羊混入甲的羊群,甲不知,赶羊回家人圈。甲的行为属于()。A:无因管理B:获取不当得利C:授权行为D:拾得遗失物答案:B15.甲乙丙三人共同设立一家从事运输业的普通合伙企业。甲对其在该合伙企业中的财产份额,处理正确的是()。A:可以向乙转让其部分财产份额,但须取得丙的同意B:可以将其财产份额出质给乙,但须取得丙的同意C:可以转让其财产份额,但乙丙有优先受让的权利D:当甲的财产不足清偿其欠戊的借款时,甲可直接以其在合伙企业中的财产份额抵偿其欠戊的借款答案:C16.比尔·盖茨说:“在市场竞争的条件下,首先是员工素质的竞争!”由此可见:A:员工是市场经济的主体B:人才竞争是市场竞争的核心C:市场竞争是人才的竞争D:在市场经济下才有人才的竞争答案:B17.下列属于效力待定民事行为的是()。A:9岁小学生与某公司签订的接受5000元赠与合同B:12岁小学生与某电脑城签订的购买一台价值9000元电脑的合同C:张某以欺诈手段与王某订立的买卖合同D:甲某基于重大误解而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