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1/10
2/10
3/10
4/10
5/10
6/10
7/10
8/10
9/10
10/10

亲,该文档总共65页,到这已经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直接下载吧~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专业《卫生招聘考试之卫生招聘(文员)》考试必刷200题题库,word格式可自由下载编辑,附完整答案!广东省阳春市内部使用《卫生招聘考试之卫生招聘(文员)》考试必刷200题完整题库【名师推荐】第I部分单选题(100题)1.下列行为属于要约的是()。A:小明对小王说:“我打算卖掉祖母传下来的一对手镯。”B:甲在电视上做广告,出售一台二手洗衣机,广告中注明:“本广告所载商品售予最先支付现金的人。”C:患有严重精神病的贾某向王某声明家里有一台电视,并以500元的价格出售D:甲公司在某报纸上发布招标说明书答案:B2.甲乙丙丁四人分别来自不同的城市,这四个城市为广州、北京、上海、深圳。甲说:“我是广州人。”乙说:“我是上海人。”丙说:“我是深圳人。”丁说:“我不是深圳人。”这四人中只有一人说的是假话。A:如果丙说的是假话,则可推出四人来自哪里B:如果乙说的是假话,则可推出四人来自哪里C:无论谁说的是假话,都可推出四人来自哪里D:如果丁说的是假话,则可推出四人来自哪里答案:B3.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小张与小李结婚前,小张的父母购买了一套房屋表示赠与两人作为婚房,这套房屋在小张和小李结婚后属于小张个人财产B:小红18岁时按村里习俗嫁给了杨某,半年后两人感情不和,小红诉至法院要求离婚,法院应判决离婚C:小兵与小丽未办理结婚登记,因感情破裂,小兵起诉至法院要求小丽返还给付的彩礼,法院应当支持小兵的诉讼请求D:小丁与其妻子感情确已破裂,在其妻子中止妊娠11个月后,小丁起诉至法院要求离婚,法院不应受理答案:C4.科学家发现,某些物质能放出三种射线:α射线、β射线、γ射线。射线主要通过()对生物体产生一定的影响。A:辐射作用B:裂变作用C:激发作用D:电离作用答案:D5.甲从乙处购买一批货物,向乙支付1万元定金,现乙拒绝履行合同,甲有权要求乙返还定金()。A:4万元B:2万元C:1万元D:3万元答案:B6.某校长甲欲将一套住房以50万元出售。某报记者乙找到甲,出价40万元,甲拒绝。乙对甲说:“我有你贪污的材料,不答应我就举报你。”甲信以为真,以40万元将该房卖与乙。乙实际上并无甲贪污的材料。关于该房屋买卖合同的效力,下列哪一说法是正确的?()A:存在重大误解,属可撤销合同B:存在胁迫行为,属可撤销合同C:存在乘人之危的行为,属可撤销合同D:存在欺诈行为,属可撤销合同答案:B7.李某欠张某5万元,双方约定于2012年5月2日李某偿还张某的借款,但2012年6月2日,李某仍未还钱,于是张某向李某表示同意其延期履行债务,此行为在法律上将产生的效果是()。A:诉讼时效的中断B:改变法定时效期间C:诉讼时效的中止D:诉讼时效的延长答案:A8.下列行为中,属于民事法律行为的是()。A:无因管理B:先占C:设立遗嘱D:创作文学作品答案:C9.2010年,全国学前教育专任教师人数为:A:132.6B:146.3C:127.1D:114.4答案:D10.判断“抚仙湖古城是在一次巨大的自然灾害中陷落”的依据是:A:东汉时期,云南横断山脉曾有火山岩浆喷发,导致地形改变B:通过对湖周围地区地理地质环境的考察和比较C:公元110年东汉时期,这里曾经发生过一次大地震D:抚仙湖地区正好位于小江断裂带西支的深断裂带上,历史上就是地震频发区答案:B11.刘某是精神病患者,在其妻的陪伴下外出散步,顽童甲前来戏弄,刘某受刺激追赶,其妻竭力阻拦无效,刘某将顽童甲的头打破。甲的医疗费应当()。A:完全由刘某之妻承担B:主要由甲的监护人承担,刘某之妻也应承担C:主要由刘某之妻承担,但甲的监护人也应承担D:完全由甲的监护人承担答案:C12.“过错推定”本质上属于()。A:结果责任原则B:公平原则C:过错责任原则D:无过错责任原则答案:C13.在我国现行民法体系中,起纲领性作用的是:A:宪法B:民法通则C:刑法D:商法答案:B14.()是我国古代最早也是最长的叙事诗,与北朝《木兰辞》并称“乐府双璧”。A:《古诗十九首》B:《玉台新咏》C:《诗品》D:《孔雀东南飞》答案:D15.张某死后留下的下列财产中,不属于遗产的是()。A:著作数本B:股票账户中股票若干C:租赁的汽车D:自购商品房一套答案:C16.长篇小说创作领域里引人注目的年度亮点,表现在出版了一些对当下现实密切________,对人们的精神现状给予高度________和深度寻绎的作品。A:观照关注B:关照关注C:关照关切D:观照关切答案:A17.我国《刑法》规定,应当预见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