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1/10
2/10
3/10
4/10
5/10
6/10
7/10
8/10
9/10
10/10
亲,该文档总共54页,到这已经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直接下载吧~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分类分析均匀平面波第六章均匀平面波的反射和透射讨论内容√6.1均匀平面波对分界面的垂直入射6.2均匀平面波对多层介质分界平面的垂直入射√6.3均匀平面波对理想介质分界平面的斜入射√6.4均匀平面波对理想导体表面的斜入射现象:电磁波入射到不同媒质分界面上时,一部分波被分界面反射,一部分波透过分界面。一般性应用问题:斜入射+一般性媒质6.1均匀平面波对分界面的垂直入射6.1.1对理想导体的分界面的垂直入射媒质1区域中(z<0)将同时存在入射波和反射波。磁场强度在理想导体表面的感应面电流为:对介质空间中合成波的讨论例空气中传播的均匀平面波垂直入射到位于z=0的理想导体板上,其电场强度为:感应电流为:x反射、透射波的求解由两种理想介质边界条件可知:定义:反射系数媒质1中合成波电场为:当时,1<S<,为混合波。S越大,驻波分量越大,行波分量越小;入、反、透波的功率密度6.1.3对一般导电媒质分界面的垂直入射一般导电媒质分界面的反射与透射的进一步讨论例6.1.1一均匀平面波沿+z方向传播,其电场强度矢量为写成瞬时表达式在区域z<0的合成波电场和磁场分别为例6.1.4已知媒质1的εr1=4、μr1=1、σ1=0;媒质2的εr2=10、μr2=4、σ2=0。角频率ω=5×108rad/s的均匀平面波从媒质1垂直入射到分界面上,设入射波是沿x轴方向的线极化波,在t=0、z=0时,入射波电场的振幅为2.4V/m。求:(1)β1和β2;(2)反射系数Г1和Г2;(3)1区的电场;(4)2区的电场。(2)(4)6.3均匀平面波对理想介质分界面的斜入射反射波与透射波的方向(反射定律和折射定律)——折射角t与入射角i的关系任意极化的波=平行极化波+垂直极化波由边界条件:若媒质为非磁性媒质,即:,则0.2垂直极化波斜入射时,反射系数和透射系数满足:由边界条件:平行极化入射时的反射系数和入射系数为:透射系数菲涅尔公式的另外一种表达式从斯耐尔折射定律可知,对于非磁性媒质,当(即波从光密由折射定律,有。当时,发生全反射的条件:(1)电磁波由光密媒质入射到光疏媒质;(2)入射角。例一圆极化波以入射角i=/3从媒质1(参数为=0,=40)斜入射至空气。试求临界角,并指出此时反射波是什么极化?波入射到两种媒质分界面,如果反射系数为零,称为无反射现象(全透射)。发生无反射现象时波的入射角,即为布儒斯特角。对垂直极化入射波例一圆极化波从空气中以布儒斯特角入射到参数为r=1,r=5,=0的介质表面上。(1)求反射系数,并说明反射波的极化;(2)求透射系数,并说明透射波的极化。6.4.1垂直极化波对理想导体表面的斜入射合成波振幅在垂直于导体表面的方向(z向)呈驻波分布合成波沿平行于分界面的方向(x向)传播(即为行波),传播方向没有电场分量,只有磁场分量,称为TE波(或横电波)等振幅面平行于分界面,等相位面垂直于分界面,合成波为非均匀平面波6.4.2平行极化波对理想导体表面的斜入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