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1/7
2/7
3/7
4/7
5/7
6/7
7/7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互联网+”下电网企业管理风险研究【导读】随着“互联网+”相关新技术及应用的不断普及和推广,电网企业也在不断改进管理方式,开拓业务领域,思考发展路径。电网企业在承担对用户数据及自身核心信息安全责任的同时,还必须在新环境新形势下,借助新技术新模式,尽可能提升自身工作效率、促进及时的信息共享,以及维护企业的市场竞争力。为此,详细分析电网企业所面临的新环境新形势,并结合现行管理模式思考相关风险、提出具体建议具有重要意义。【关键词】互联网+;电网企业;管理;风险1、前言“互联网+”环境下,电网企业的运营模式从专业分割的传统模式向横向贯通的两化融合模式转变,电网企业内部信息与外部信息由互相分隔向有所关联转变。电网企业面临着全新的内外部形势条件,也必然面临着组织结构、管理方式、营销模式和信息安全等方面的严峻挑战。对这些变化和挑战本身及其所带来的影响进行系统、深入的分析和思考,对管理者来说是十分必要的。2、“互联网+”下的相关环境形势分析2.1“互联网+”的概念和内涵根据百度百科“互联网+”就是“互联网+各个传统行业”,是利用信息通信技术以及互联网平台,让互联网与传统行业进行深度融合,创造新的发展生态。它代表一种新的社会形态,即充分发挥互联网在社会资源配置中的优化和集成作用,将互联网的创新成果深度融合于经济、社会各域之中,提升全社会的创新力和生产力,形成更广泛的以互联网为基础设施和实现工具的经济发展新形态。2015年3月5日上午十二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上,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提出“互联网+”行动计划。李克强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制定'互联网+’行动计划,推动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与现代制造业结合,促进电子商务、工业互联网和互联网金融健康发展,引导互联网企业拓展国际市场。”1可以看到,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是互联网+环境下最核心的新技术领域,互联互通是相关新技术应用最显著的外在表现。2.2电网企业相关环境形势分析1)外部环境。“互联网+”并不是凭空冒出的概念,它是技术和理念发展到一定阶段后,对相关发展方向的自然总结。如智慧城市理念2010年即由IBM提出,现在则成为“互联网+”行动的重要组成内容之一,目前我们已经能够看到部分成果,包括不同行政部门或单位间的信息融合共享,以及向公众开放,提供互动可能的公共新型服务平台等。对企业来说,面对由互联网发展引发的渠道、商业模式、产业链条等方面的变化,亟需转变思路、创新求变,在更大范围和领域内思考资源整合路径,通过协同、共享、跨界、联动等谋求更具效能的共赢可能,通过新技术、新理念的应用迈向更具颠覆性的创新发展。对个人来说,智能手机等移动终端的发展不但对生活提供了极大的便利性,也为其参与社会生产生活的途径和模式不断提供更大可能。2)内部环境。国家电网公司于29年首次提出的“智能电网计划”提出,要以坚强网架为基础,以通信信息平台为支撑,以智能控制为手段,实现“电力流、信息流、业务流”的高度一体化融合,实现坚强可靠、经济高效、清洁环保、透明开放、友好互动。这一计划为杨枫国网江苏省电力公司综合服务中心调研咨询中心2124电网企业适应“互联网+”环境打下了坚实基础。目前国家电网公司从内部管理到对外服务总体发展方向正如《“十三五”数据中国建设下智能电网产业投资分析及前景预测报告(上下卷)》指出的那样:“智能电网是一个完整的信息架构和基础设施体系,实现对电力客户、电力资产、电力运营的持续监视,利用'随需应变'的信息提高电网公司的管理水平、工作效率、电网可靠性和服务水平。”“全球能源互联网”“能源互联网”等领域相关实践也将践行“互联网+”相关理念,实现能源、电力领域的商业模式、业务拓展、服务方式等方面的创新。3、电网企业现行管理模式及所面临的风险3.1电网企业现行管理模式1)主营业务运营模式。电网企业主营业务的传统管理以规划、建设、调控、运检、营销等的专业划分管理为主,各专业上下游之间按业务流程需求进行必要的沟通,下游业务对上游业务具有一定的监督功能,上游业务对下游业务具有一定的约束功能。国家电网公司自2010年开始推动的“三集五大”2变革,通过三中心及“五位一体”建设促进各专业间的协同,另外通过ERP、营配调一体化等信息系统,以及资产全寿命周期、内控等管理体系加强专业间的信息沟通和跨专业信息应用。电网企业运营模式总体上从专业分割的传统模式向横向贯通的两化融合模式转变。2)内外信息互动情况。国家电网公司目前采取内外部信息之间互相隔离的方式来最大程度地保障信息安全,随着移动终端功能的不断丰富及相关应用的广泛普及,已成熟应用微信应用、手机app等方式向用户推送信息,实现了一定程度的内外信息互联。随着大数据技术逐渐成熟,公司也正局部尝试内部数据与外部数据的融合应用。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