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1/10
2/10
3/10
4/10
5/10
6/10
7/10
8/10
9/10
10/10

亲,该文档总共63页,到这已经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直接下载吧~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专业《卫生招聘考试之卫生招聘(文员)》考试必刷200题题库,word格式可自由下载编辑,附完整答案!安徽省颍泉区内部使用《卫生招聘考试之卫生招聘(文员)》考试必刷200题大全(网校专用)第I部分单选题(100题)1.孤寡老人胡某生前立下遗嘱,写明在其死后存款归其学生王某所有。胡某死后,王某接受了存款,则王某取得存款的方式是()。A:法定继承B:遗赠C:遗赠抚养协议D:遗嘱继承答案:B2.债务人向债权人的代理人表示同意履行拖欠的债务,这在法律上将引起()A:时效的延长B:改变法定时效期间的后果C:时效的中断D:时效的中止答案:C3.下列属于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的是()。A:已满16周岁不满18周岁的公民,以自己的劳动收入为主要生活来源B:14周岁以上的公民C:已满16周岁的公民D:不能完全辨认自己行为的精神病人答案:A4.下列关于要约和承诺的说法中,错误的是()。A:要约可以撤回B:承诺可以撤同C:承诺可以撤销D:要约可以撤销答案:C5.贪腐一日不除,反腐一日不止。如果说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永远在路上,那么零容忍便是贯穿这场远征的主线和基调。无论是从党心民心所向,还是依法治国、依规治党的要求,抑或是从当前依然严峻复杂的形势看,“上无禁区、下无死角”的零容忍反腐常态都将________地继续下去。未来谁都不应________,再干那贪腐的蠢事,否则必将从短暂的迷梦中惊醒过来,悔之已晚。A:毫无疑义心存芥蒂B:毫无悬念心存侥幸C:一如既往鬼迷心窍D:义无反顾心存幻想答案:B6.海洋是各国经贸文化交流的天然纽带,2013年10月习近平总书记在访问东盟国家时提出要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将串起连通东盟、南亚、西亚、北非、欧洲等各大经济板块的市场链,如果从泉州出发,到达埃及的航海路线依次经过的大洋与海峡是:A:南海—马六甲海峡—印度洋—孟加拉湾—阿拉伯海—红海B:南海—孟加拉湾—印度洋—马六甲海峡—阿拉伯海—地中海C:南海—印度洋—孟加拉湾—马六甲海峡—红海—阿拉伯海D:南海—马六甲海峡—孟加拉湾—印度洋—阿拉伯海—红海答案:D7.下列哪项属于民法上的物?()A:天上的星星B:商标C:池塘中的鱼D:镶在嘴里的金牙答案:C8.在动物界,每种动物都是其他动物潜在的食物。当一种动物观察到另一种动物进入它的视野的时候,它要决定是“进攻”、“原地不动”还是“逃跑”。选择“进攻”可以使对方成为自己的食物。选择“原地不动”,可以静观时变,但也可能坐失进攻或逃跑的良机。选择“逃跑”是最为保险的策略,但如果对方不具有危险性,“逃跑”是没有必要的。如果对方是弱小的,选择“逃跑”,则会使自己失去获取食物的机会。A:动物的每个行为“决定”关系到它的生存B:动物的行为选择C:动物的行为选择是本能的,它是进化的结果D:如果是食肉动物的话,它可能成为对方的食物答案:A9.根据我国现行《婚姻法》的规定,应属于夫妻一方财产的是()。A:婚姻关系存续期间夫妻一方的中奖所得B:婚姻关系存续期间夫妻一方的生产或经营收益C:婚姻关系存续期间夫妻一方的知识产权收益D:丈夫婚前购买的房屋一套答案:D10.陈某因病入院经抢救无效而死亡,这在民法上属于()。A:事件B:准法律行为C:民事行为D:偶然事实答案:A11.关于姓名,以下各项行为中不合法的是()。A:丁夫妇将孩子的姓改为中外文混合B:丙为了纪念国家的援助,选择姓国C:甲不随父姓赵,随奶奶姓白D:乙随扶养他长大的邻居姓燕答案:A12.根据资料,下列说法有误的是:A:2014年未入学学龄残疾儿童人数比2010年大幅减少,减幅超过40%B:2010年普通高中专任教师人数约为151.8万人C:2010年,九年义务教育人口覆盖率约为97.4%D:2010年学前教育毛入学率为78.4%答案:D13.我国《刑法》规定,应当预见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因为疏忽大意而没有预见,或者已经预见而轻信能够避免,以致发生这种结果的是:A:过失犯罪B:意外事件C:故意犯罪D:不可抗力答案:A14.甲驾驶车辆进入乙停车场,按照工作人员丙的要求,留下车钥匙以便挪停车辆。不料丙在挪停车辆时发生刮擦,造成损失。请问,刮擦损失应由谁承担?()。A:乙B:乙和丙C:丙D:甲答案:A15.“过错推定”本质上属于()。A:结果责任原则B:无过错责任原则C:过错责任原则D:公平原则答案:C16.下列关于劳动者单方解除劳动合同的表述正确的是:A:在试用期内,劳动者应当提前3日以书面形式通知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B:无论在何种情况下,劳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