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1/8
2/8
3/8
4/8
5/8
6/8
7/8
8/8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第PAGE\*MERGEFORMAT8页共NUMPAGES\*MERGEFORMAT8页考研数学如何考140如今选择考研的人越来越多,而考研又离不开与数学打交道。那么,考研数学如何考140?下面我为大家整理的一些方法,希望大家喜爱!大家普遍用的教材是:线代,高是同济版的,概率浙大版。辅导全书:2李全书比较注重基础,陈文灯指南有点难度。各有特点,个人推举永乐大典。资料:数学基础过关660题,400题,真题。(真题不买也可以,直接在网上下载)有很多同学认为教材没用,只有埋头做题,题目做的很多,也没有总结分类,效果可想而知。数学不多做题想考高分,是不可能的;但是没有明确做题思路,做再多的题也徒劳。我希望大家到后期做题时,不仅能正确解答,而且能分析该题涉及到哪些知识。我认为知识点是不变的,变的只是出题的方式和角度,只有对基本概念、定理有充分的理解、把握和运用,以不变应万变才是取胜之道。我将教材精读了一遍,永乐大典两遍,为考高分打下了坚实基础。在其后碰到模棱两可的问题时,也常常重翻课本。因此,对教材的脉络熟透理解,对做题速度和质量都具有很大的帮助。4月--7月:数学课本精读,书上的例题和定理都要自己证实,特别复杂的定理可以了解,09年真题就考了定理证实,很多人会用定理,却不会证实,这是不可以的。课本书后的学习可以不做的,个人感觉没必要。这个阶段还要配合全书,全书就相当于教材的精肉,你可以知道哪些是重点。我当时是这么做的,读一章教材,做一章全书的题目(当然全书上面的知识点也要精读)。那些全书上面好的题目、你不会做的题目做个标记,等第二遍读全书的时候重点看、重点做。这阶段可能任务比较重,天天要计划好自己要看到哪里,计划是必须的,过程刚开始是痛苦的,但进入状态后就会很喜爱做数学了。可能开始你还没有上自习的动力,或者说这时候复习还早,给自己找各种理由。但我告诉你,如果你保持不下去,你直接放弃考研找工作是明智的选择。8月--9月:这个阶段的任务是永乐大典第二遍和660题。如果你第一个阶段完成的出色的话,你这个阶段会很轻松,至少永乐大典第二遍很快看完。高数虽说2本书,但是内容关联度很高。说简单点,高数主要说了微分和积分。我永乐大典第二遍是这么做的,先看微分部分,微分整合到一起看(一元和多元);再看积分部分(不定积分,定积分,多重积分,曲线,曲面等)。概率和线代你第二遍可以看可以不看,看你掌握程度。但是这两门小课总结很重要,比如说矩阵可逆你可以想到什么,再比如说矩阵合同,相似,等价什么关系等。这些基本问题,你要特别清楚。660题做得进度可以跟随着永乐大典第二遍进度来(不会的题目做标记)。对了,永乐大典第二遍主要看的是知识点和做第一遍自己标记的题目,关键是总结。10月--11月:这个阶段任务是660题上面不会做的题目再来一遍和400题。之前说了,在660题上面做了标记的题目再做一遍,有什么概念不清楚,要勤翻教材。弄完660题话的话,400题快出了,你也可以模拟了。要按照考试的要求做,改要严格,可能你只会一点,考到80分甚至更少,不要灰心,题目是很难的,目的是查漏补缺,和把握考试时间。如果你能考到110,那你已经很出色了。12月:这个月要做真题,你可以一天一套试卷,也可以两天一套,严格按照考试时间和评分,可能你感觉很累了,这个时间也是大多数人瓶颈的地方,很多人在这时会很郁闷,感觉自己没希望,感觉自己很累,可以听听励志歌曲:像我喜爱的从头再来,水手,我的将来不是梦等等,期间可以略微休息一个下午,这月要把真题认真的做一遍和认真的推敲一遍。推敲过你会发现你理解的深度又提升了。有的题目你可能很熟悉了,在复习全书里做过了,但要想想你第一次做的时候有思路吗?最后留2套真题下来,在考试前5天模拟用,主要是为了坚持手感。1月:进入一月就没有几天时间了,这个阶段任务就是坚持手感。之前留的2套试卷做完就可以了,不要太关注分数。这分数和你考研分数没有半点关系。如果你还有时间的话,把之前总结的知识点拿出来看看。2考研数学是要怎样入手数学这个科目是一个理解性的科目这句话真的对吗?我想说不全对,有一些公式和定义我们依旧必须要去熟记,有人会问为什么呢?简单的解释一下,你想想,你连基本的定义都说不出,你如何去运用呢?高等数学的定义很重要。那么问题又来了,我们熟记定义后该干些什么?首先上课我们都应该认真讲,不过大学和高中不一样,老师讲的很快,所以你要仔细听,做好笔记,万一有时笔记没做好,或者没听到你也不要慌。现在网络已经普遍了,你可以在百度上搜索一些相关的视频,对应书本,相应的学习,总能搞明白,总能把笔记不全,所以,即使上课没听好,也不要慌。但是千万不能不听。有人会问为什么千万不能不听呢?我有过亲身经历,作为过来人,我可以很明确的告诉大家,上课千万不能去打酱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