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1/10
2/10
3/10
4/10
5/10
6/10
7/10
8/10
9/10
10/10

亲,该文档总共11页,到这已经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直接下载吧~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第PAGE\*Arabic\*MERGEFORMAT11页共NUMPAGES\*MERGEFORMAT11页XX年全社会学习廖俊波同志心得体会小编寄语。廖俊波同志是党的优秀干部,其先进事迹在广大党员干部和人民群众中口口相传,我们在惋惜壮士未酬的同时,也应该学习廖俊波同志忠诚于党和人民的高贵品质。下面是我们文秘网的小编为大家整理的2017年全社会学习廖俊波同志心得体会,请大家参阅。(篇一)廖俊波同志是新时期共产党人的楷模,是“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中涌现出的现今典型,他用生命践行“忠诚、干净、担当”,诠释了一名共产党人的高尚品格和情操,为我们留下了弥足珍贵的精神财富。廖俊波同志任职期间,牢记党的嘱托,尽心尽责,带领当地干部群众扑下身子、苦干实干,以实际行动体现了对党忠诚、心系群众、忘我工作、无私奉献的优秀品质,无愧于“全国优秀县委书记”的称号。我们要向廖俊波同志学习,不忘初心、扎实工作、廉洁奉公,身体力行把党的方针政策落实到基层和群众中去,真心实意为人民造福。庄子有言。人生天地之间,若白驹过隙,忽然而已。确实,人生如白驹过隙,转瞬即逝,而正因为短暂,却更值得珍惜。与消极避世和追名逐利者相比,那些用短暂人生为民服务、无私奉献的人更让人尊敬。恰如因公殉职的优秀干部廖俊波,他对事业对人民的那种感情、那种投入,不仅赢得了基层群众的点赞,也值得每名党员干部用心学习。廖俊波同志他像群众的亲人,处处为群众着想,找廖俊波帮忙的群众数不胜数,他每一次都不厌其烦、帮忙到底。廖俊波同志一直强调:“赚钱的事让群众干,不赚钱的事让党委政府干”,如何让山区群众脱贫,一直是廖俊波心头的一件大事。为让群众过上好日子,廖俊波开动脑筋,想出不少新招。他为企业家排忧解难,却始终严守廉洁底线,他始终笑对人生,给人们带来正能量。他有一种特别的魔力,能够给别人带来快乐,他总是挂着招牌式的微笑,直到生命结束的一刻依然如此。孜孜不倦的“樵夫”累了,他放下了斧头,收起了魔法,化作一朵俊美的浪花,折射着太阳的光芒。人活在世上,总是有一种追求,一种信仰,一种支撑自己走下去的力量。自古以来,追名逐利、放荡形骸众,心系天下、忧国忧民者也不少,不同的信仰铸就了不同的人生轨迹。县委书记作为“一线总指挥”,廖俊波同志用自己的生命给党的事业燃尽最后一点光亮。在政和这个山区县城,发展十分滞后,作为县委书记的他,从来没有高高在上,没有拈轻怕重,而是深入贫困村,开展驻村蹲点调研,把脉问诊,分类推进精准扶贫。他带头扑下身子,卷起裤腿、跑田坎,穿长筒雨鞋走烂泥田。他用自己对党的忠诚,对党的信仰,对百姓的热忱,谱写了一副真心实意为民造福的美好画卷,他身体力行,深居一线,用大写的生命向我们展示了“一线总指挥”的时代情怀。学习廖俊波同志,关键在行动。党员干部要立足岗位,埋头苦干,真抓实干,撸起袖子加油干,创造一流业绩;要善于谋划,勇于创新,在发展上有新思路,工作上有新突破;要不怕困难,敢闯敢拼,善于应对各种挑战;要心里装着群众,多为群众办实事、解难题。要以廖俊波为标杆,以苦干实干的务实作风,坚持高标准、严要求,尽心对待每一项工作,用心做好每一件事,无私奉献、忘我工作,创造出经得起实践、人民和历史检验的业绩。廖俊波虽然走了,但他的精神仍旧在激励着每一位共产党人,像他一样百折不挠、勤勉不倦,永远为着光荣与梦想不懈地继续奋斗。政声人去后,民意闲谈中。年仅48岁的优秀干部因公殉职了,牺牲在工作的路上,让人惋惜,不过,相信他走得一定很坦荡,因为这一辈子他都在为自己热爱的事业奋斗着,并为党员干部们树立了一座精神丰碑。廖俊波们的信仰与追求,值得我们每一名党员干部用心去学习。(篇二)作为一名共产党员,廖俊波同志始终牢记共产党员的神圣使命和责任担当,二十年如一日根扎基层,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他深深地爱着武夷山区和那里的人民群众,坚持把山区农民脱贫致富奔小康作为自己工作的出发点和努力方向,作为人生价值的最大追求,坚定的信念支撑和驱动他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他用一个又一个的实际行动,生动诠释了何为“忠诚、干净、担当”、怎样才是心中“四有”,为广大党员干部立起了一面明亮的镜子。在他身上,充分体现了一名共产党员浓厚的为民情怀、高尚的道德情操。“群众遇到困难来找我们的时候,一定要换位思考,想想如果我们站在他们的位置上该怎么办,这时候你就一定会尽心尽力帮他们去办事。”廖俊波同志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作为一名党员干部,我们要有服务群众的意识和能力,不能对群众感情淡漠,群众有事找上门来,要积极想办法解决,只有这样,我们党群干群关系才能更加紧密,我们党的根基才更加牢固。廖俊波同志始终坚持“亲”“清”二字,严守廉洁底线,每一名党员干部都应该像他这样,经得住诱惑,耐得起考验,保持清醒的头脑,始终把纪律挺在前面,牢固树立正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