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1/10
2/10
3/10
4/10
5/10
6/10
7/10
8/10
9/10
10/10

亲,该文档总共64页,到这已经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直接下载吧~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专业《卫生招聘考试之卫生招聘(文员)》资格考试题库,word格式可自由下载编辑,附完整答案!2024年甘肃省礼县《卫生招聘考试之卫生招聘(文员)》资格考试(A卷)第I部分单选题(100题)1.孟德斯鸠曾说:“炎热国家的人民,就像老头子一样怯懦,寒冷国家的人民,则像青年人一样勇敢。”这是一种典型的:A:相对论B:地理条件决定论C:心物平行论D:诡辩论答案:B2.根据《婚姻法》相关规定,下列婚姻不属于无效婚姻的是()。A:丁今年20岁,与同龄的某女自小定亲,经算命今年是旺年,便结了婚B:丙与姨家表妹青梅竹马,无奈家人不同意,两人便远走他乡,秘密结了婚C:甲在老家已与一女领结婚证,后出来打工,又与别人结婚D:乙无意中撞见了某女的秘密,便威胁她和自己结婚,否则便将秘密宣传出去,该女被迫与其结婚答案:D3.依据我国现行民法规定,自然人的民事权利始于()。A:年满16周岁B:年满18周岁C:出生D:受孕答案:C4.()是中国共产党直接领导的带有全局意义的一次武装暴动。它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独立地创造革命军队和领导革命战争的开始。A:南昌起义B:广州起义C:秋收起义D:湘南起义答案:A5.下列店堂告示不属于无效格式条款的是()。A:干洗衣物损坏只退还干洗费B:商店售出7日内包退包换C:偷盗超市物品罚款十倍D:本酒店谢绝自带酒水答案:B6.王某夫妇婚后生有一子甲。2005年甲遇车祸不幸身亡,留有甲的妻子乙和女儿丙。乙和丙一起单独生活,没有赡养王某夫妇。2010年王某去世,有权继承其遗产的是()。A:王某的妻子和乙B:乙和丙C:王某的妻子、乙和丙D:王某的妻子和丙答案:D7.自物权是物权中最完整、最充分的权利,包括四项权能,下列哪一项不属于这四项权能?()A:收益权B:所有权C:处分权D:使用权答案:B8.下列行为中,张某不应当承担民事责任的是()。A:张某经营的化工厂致使附近居民出现头晕、恶心等症状B:朱某路过张某家时,被他家的狗严重咬伤C:刘某在使用从张某的超市中买到的电热毯时,发生火灾,引起背部烧伤,经检验,张某销售的电热毯有严重的质量问题D:身为某市人民警察的张某,在逮捕犯人时毁坏了李某饭店内的桌椅和餐具等答案:D9.由于债权人的原因,债务人无法向债权人给付合同标的物时,债务人可以将合同标的物交付提存机关。债务人将标的物提存后,标的物毁损、灭失的风险由谁来承担?()A:债务人与债权人共同承担B:提存机关承担C:债权人承担D:债务人承担答案:C10.甲与乙签订一份买卖合同,将一辆原价12万元的二手轿车以10万元的价格卖给乙,乙付款后将车开回,但一直没有办理车辆过户手续。A:即使未办理过户登记也有效B:在乙付款后发生效力C:因未办理过户登记而效力待定D:在办理过户登记之前为可撤销合同答案:A11.甲委托乙购买某型号山地车一辆,乙到商场后发现山地车脱销,担心甲急需使用,遂为之购买普通自行车一辆,甲拒收,乙诉至法院。下列选项中正确的是()。A:乙的行为属于有效行为,因为是为了甲的利益B:甲、乙之间无书面委托书,委托关系不成立C:甲拒绝受领的行为合法,乙的行为属于越权代理D:甲不得拒绝受领,因为乙有代理权答案:C12.2012年1月1日,甲就自己的二手货车与乙签订了买卖合同。2012年1月5日,甲将货车交予乙。2012年1月7日,乙将购车款交与甲。2012年1月10日,甲、乙到车辆管理部门就该车办理了过户登记手续。乙取得该车所有权的时间是()。A:40918B:40913C:40915D:40909答案:B13.下列关于要约和承诺的说法中,错误的是()。A:要约可以撤销B:承诺可以撤销C:要约可以撤回D:承诺可以撤同答案:B14.根据我国《民法通则》相关规定,下列行为属于民事法律行为的是()。A:小明从购物市场购买了一部名牌手机B:林某与妻子在超市门口吵架,引发群众的围观C:某晚,张某偷窃了一辆自行车D:王某驾驶机动车不小心撞坏了路边的垃圾桶答案:A15.在平板电视大行其道的今天,一种比其薄十几厘米、仿其外形的超薄显像管电视出现在家电卖场中,但由于价格比平板电视贵近千元,这种超薄显像管电视一上市就遭遇了销售尴尬。A:跟平板电视相比,超薄显像管电视不具有竞争优势B:目前超薄显像管电视的市场定位不够明晰C:平板电视将继续占据电视市场的主流D:跟超薄显像管电视相比,平板电视更符合消费者的现实需求答案:D16.下列关于劳动者单方解除劳动合同的表述正确的是:A:无论在何种情况下,劳动者应当提前30日以书面形式通知用人单位B:在试用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