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1/10
2/10
3/10
4/10
5/10
6/10
7/10
8/10
9/10
10/10

亲,该文档总共65页,到这已经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直接下载吧~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专业《卫生招聘考试之卫生招聘(文员)》考试题库,word格式可自由下载编辑,附完整答案!安徽省历年《卫生招聘考试之卫生招聘(文员)》考试附答案(培优A卷)第I部分单选题(100题)1.据国外媒体________,植物长期以来一直被认为只会保持________。但事实证明,他们一直在“说话”。A:报道沉默B:透漏缄默C:揭露沉寂D:报告安静答案:A2.王某遗失一个卡包,内装身份证和银行卡,为了尽快寻回,王某在电视台登出广告称:凡归还卡包者,愿付5000元作为报酬。数日后,见无人归还,王某去相关部门补办了身份证和银行卡,一个月后,李某将捡到的卡包送还王某,并要求兑现5000元的报酬。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王某应当足额支付5000元报酬,因为其已经在电视上公开做出承诺B:王某可以不支付报酬,因为送还的卡包失去了价值C:王某可以降低标准支付报酬,因为丢失东西的价值明显低于5000元D:王某可以不支付报酬,因为广告登出时间较长,已经自动失效答案:A3.根据文意,下面对文章的理解和推测正确的一项是:A:公元110年东汉时期抚仙湖地区的大地震是造成古城陷落湖底的根本原因B:人们对抚仙湖古城的考察将暂时停止,因为古城的基本情况已被掌握C:于教授的考察组利用声呐探测到沉积在湖底的动植物残骸和陶瓷残片,为进行研究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古城之谜有望早日被破解D:湖中古城与滇中的古长城应该处于同一个时期,它们是距今大约两千年前的人类文化的遗址答案:D4.宋代的针灸学和法医学成就突出,()是中国第一部系统的法医学著作,比西方同类专著早了300多年。A:《嘉佑补注本草》B:《政和本草》C:《圣济录》D:《洗冤集录》答案:D5.李某欠张某5万元,双方约定于2012年5月2日李某偿还张某的借款,但2012年6月2日,李某仍未还钱,于是张某向李某表示同意其延期履行债务,此行为在法律上将产生的效果是()。A:诉讼时效的中断B:诉讼时效的延长C:改变法定时效期间D:诉讼时效的中止答案:A6.江泽民同志指出:“国家统一,民族团结,则政通人和,百业兴旺;国家分裂,民族纷争,则丧权辱国,人民遭殃。”这句话表明的是:A:维护民族团结和祖国统一是每个公民的职责和义务B:民族团结是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政策C:各民族的大团结是我国统一繁荣昌盛的重要保证D:加强民族团结,维护社会稳定意义重大答案:C7.甲外出打工,挂念家中老母,于是在乙商场购买了一部全新手机,赠与了其母亲的邻居丙,并要求每周用此手机与母亲通一次话。不料,数月后,丙用此手机打电话时,手机电池发生爆炸,将丙炸伤。丙的损失应由谁负责?()A:甲母B:甲C:乙D:丙答案:C8.天地悠悠,过客匆匆,潮起又潮落,恩恩怨怨,生死到白头,几人能看透。红尘呀滚滚,痴痴呀情深,聚散总有时,留一半清醒,留一半醉,至少梦里有你追随。我拿青春赌明天,你用真情换此生,岁月不知人间多少的忧伤,何不潇洒走一回。A:看破红尘,玩世不恭,超然物外B:自然大方,有韵致,不拘束C:自由自在,放荡不羁D:摆脱束缚,活得洒脱,争取美好人生答案:D9.小徐将10万元的定期存款单出质给小郭,借款8万元,双方签订了质押合同,但小徐未按时交付存款单。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质押合同不成立B:质押合同生效,质权也生效C:质押合同生效,但质权未生效D:质押合同成立,但未生效答案:C10.属于地震“次生灾害”的是:A:通讯中断B:桥梁断裂C:管道破裂D:山体滑坡答案:D11.甲(男,22周岁)为达到与乙(女,19周岁)结婚的目的,故意隐瞒乙的真实年龄办理了结婚登记。两年后,因双方经常吵架,乙以办理结婚登记时未达到法定婚龄为由向法院起诉,请求宣告婚姻无效。人民法院应如何处理?()A:以办理结婚登记时未达到法定婚龄为由宣告婚姻无效B:认定为可撤销婚姻,乙可行使撤销权C:对乙的请求不予支持D:宣告婚姻无效,确认为非法同居关系,并予以解除答案:C12.甲已婚,与乙女发生婚外情,并在外同居。甲去世前立下遗嘱,将自己的遗产留给乙,乙因此与甲妻丙诉讼,法院判乙败诉。关于本案,下列有关民法基本原则的表述7错误的是()。A:意思自治原则是有限制的B:具体法律规则在适用中出现问题时,可以适用一般法律规则C:意思自治原则并不能支持甲立遗嘱将遗产给乙的行为D:意思自治原则和公序良俗原则冲突时,公序良俗原则优先答案:D13.2013年2月1日,甲将位于长江西路的一套自有房产抵押给债权人乙,并办理了抵押登记,3月20日,甲又将该房产抵押给债权人丙,但一直拒绝办理抵押登记。4月13日,甲擅自将房产转让给丁并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