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1/10
2/10
3/10
4/10
5/10
6/10
7/10
8/10
9/10
10/10

亲,该文档总共13页,到这已经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直接下载吧~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第页共NUMPAGES13页专题一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一、古代中国的农业经济1.耕作技术的进步(1)进步表现:①原始农业采用“刀耕火种”方式。②在距今七八千年前,耒耜的出现和普遍使用,标志着我国农业进入“耜耕”或“石器锄耕”阶段。③商周时期,出现了少量青铜农具和中耕农具,掌握了开沟排灌、除草培土、沤制绿肥、治虫灭害技术。农业生产得到发展。④春秋时期,铁器农具、牛耕出现,战国时期推广,此后铁犁牛耕成为中国传统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2)评价:①作用:提高生产效率,促进农业发展,推动社会进步②局限:以小农个体经营为主的基本形式,不利于技术革新2.水利事业的成就(1)水利工程:原始社会:大禹治水战国时期:①李冰——都江堰;②郑国——郑国渠;③关中“井渠”(坎儿井)两汉时期:①关中地区灌溉渠道有合理规划;②王景治黄(东汉)唐代:设专职官员——渠堰使明清时期:改进灌排工具(2)水利专著:《河渠书》、《沟洫志》3.沉重的赋役制度(1)特点:①比率高;②名目多(2)评价:作用:①赋税是专制王朝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②徭役是大型工程得以营造的条件不足:①破坏正常生产;②引发社会动乱4.土地兼并现象严重(1)原因:①根本原因:封建土地私有制;②地主阶级是专制王朝的阶级基础(2)危害:①严重影响了国家的赋税收入。因为自耕农是国家各种赋税徭役的主要承担者,土地兼并导致自耕农大量破产,使国家丧失收入来源。②引起社会动荡不安。土地兼并的膨胀导致地方豪强势力壮大,影响到中央集权的加强;也会导致阶级矛盾激化,引发农民起义,危及王朝的统治。5.中国古代土地制度形态的演变(1)原始社会:土地属于氏族公社所有,公社成员集体耕种,平均消费。(2)奴隶社会(夏商周):土地归国家所有,实行井田制。①发展过程:开始实行(商)——盛行(西周)——瓦解(春秋)——废除(战国)。②瓦解及原因:春秋时期,铁农具和牛耕的使用(根本原因),生产力的发展,井田制这种生产方式不能适应生产力发展的需要;许多私田出现;战争频繁,劳动力减少;鲁国等进行税制改革,促使土地逐步由国有向私有转变,逐步形成了封建土地所有制的剥削方式,井田制逐步瓦解。(3)封建社会的土地所有制:①封建土地所有制的形成:战国时期,各诸侯国先后进行了变法运动。封建制度最终在各国确立起来。其中,秦国的商鞅变法最为彻底,废除井田制,以法律形式确立封建土地所有制。②封建土地所有制特点:封建土地所有制在中国存在两千多年;封建地主依靠政治经济特权,大量兼并农民土地;广大农民只有很少土地或完全没有土地,受封建地主和国家的剥削和压迫,生活贫困。6.中国农业经济的基本特点:以家庭为生产、生活单位,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是中国封建社会农业生产的基本模式。以铁犁牛耕为主要方式的精耕细作。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始终是在中国封建经济中占主导地位;在较长时期内推动了社会的发展和经济的进步;自然经济的牢固存在是中国封建社会发展缓慢和长期延续的重要原因。二、古代中国的手工业经济1.主要经营形态:①官营手工业(最高水平);②家庭手工业;③民营手工业2.主要成就部门时期纺织业冶金业制瓷业新石器时期①工具:陶纺轮和骨梭、骨针、骨锥;②原料:麻、葛、丝出现小件青铜器彩陶、黑陶商周①有专职官员指导;②“妇功”为“国有六职”之一青铜器制造水平世界领先(如司母戊鼎)釉陶(原始瓷器)秦汉①品种多、技艺高(素纱禅衣、绒锦);②远销海外(丝绸之路、“丝国”)秦:青铜防锈技术汉:燃料:煤炭动力:水排出现青瓷(东汉)隋唐①私营作坊出现,官营规模大;②民间纺织品数量多唐三彩(彩陶)南青北白、釉下彩绘宋元棉纺织业开始发展五大名窑明清①棉纺织业普及;②出现雇工和劳动力市场青花瓷、粉彩瓷器、珐琅彩。瓷都景德镇。3.特征:①历史悠久;②多种经营形态长期并存;③家庭手工业是自然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④官营手工业占统治地位;⑤技术领先于世界;⑥明清时期产生资本主义萌芽。三、古代中国的商业经济1.概况:①汉代:乡村商业活跃(《四民月令》),商运活跃;②唐代:商旅往来频繁(《估客乐》);③宋元:长途贩运,海外商运发展;④明代:会馆、商帮(晋商、徽商)2.“市”的发展:①秦代:明码标价;②汉代:专门管理机构,长安9市;③六朝:草市形成,设“草市尉”进行管理;④唐代:草市普遍,夜市繁荣;⑤宋代:突破了时空限制;商业街形成;草市具备比较完备饮食服务设施;⑥明清:商业区繁华3.商业都会:①战国:商业集中趋势的出现;②汉朝:都市商业集中(车水马龙);③新朝:五都——全国商业中心的形成(标志);④唐朝:长安、洛阳、广陵(最发达);⑤宋朝:汴京(夜市、晓市),定时庙会集市;⑥清朝:苏州(甲于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