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1/10
2/10
3/10
4/10
5/10
6/10
7/10
8/10
9/10
10/10

亲,该文档总共28页,到这已经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直接下载吧~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第PAGE\*Arabic\*MERGEFORMAT28页共NUMPAGES\*MERGEFORMAT28页全县财政系统春节集训和总结表彰大会讲话稿同志们:刚刚告别了春节、元宵这两个传统佳节,今天我们在这里召开全县财政系统干部职工大会,目的是为了及时总结工作经验,大力表彰先进典型,科学谋划20**年工作。刚才,杜中山同志宣读了《县财政局关于表彰20**年度全县财政系统先进单位及个人的通报》,先进单位及个人代表上台领奖并作了经验交流。在此,我代表局党委向过去一年取得优异成绩、受到表彰的先进单位和个人,向一年来付出辛勤劳动的全体干部职工,表示衷心地祝贺并致以诚挚的谢意。下面,我讲四点内容:一是传达全省财政工作会议精神;二是简要回顾20**年全县财政工作;三是部署20**年财政工作要点;四是明确相关工作要求。等会官县长还要作重要讲话,我们一定要按照官县长重要讲话精神,抓好贯彻落实。一、全省财政工作会议精神20**年全省财政总收入2500亿元以上,比上年增长33%以上;地方一般预算收入1400亿元以上,比上年增长42%以上;地方一般预算支出达到3000亿元以上,比上年增长25%以上。20**年,全省财政工作有以下四个方面的成绩和经验:第一,财政支持经济发展措施更加丰富,成效更加显著。第二,财政保障民生的力度更大,公共财政体系进一步健全。财政支出不断向“三农”倾斜、向社会事业发展的薄弱环节倾斜,向基层和群众倾斜。20**年,全省农林水事务支出达到365亿元,同比增长19.4%;教育支出440亿元,同比增长20%;医疗卫生支出237亿元,同比增长32.6%;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445亿元,同比增长20.8%;住房保障支出131亿元,同比增长1.3倍。第三,财政体制机制不断完善,科学化精细化管理水平进一步提高。全面推进了财政“双基”建设。财政资金整合工作全面展开,资金使用效益和效率不断提升。第四,财政干部队伍建设不断深入,财政行政效能进一步提升。按照省委、省政府要求,20**年全省地方一般预算收入增长目标为12%。为确保落到实处,要在以下九个问题上展开讨论,形成共识。(一)关于对形势的分析和认识问题从全省财政收支形势来看,收支矛盾将更加突出。在收入方面。尽管去年全省财政收入增幅较大,但其中有很多一次性增收因素。今年这些一次性因素将不复存在。同时,全省经济增长速度放缓,企业效益下滑,将使财政收入增幅逐步回落。房地产税收增幅预计比去年回落超过30个百分点,减少地方税收20亿元以上。此外,中央加大结构性减税力度,也将给财政增收带来现实压力。在支出方面。改革与发展对于财政资金投入的需求进一步加大。今年,要实现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gdp4%的目标,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和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要基本实现全覆盖,进一步加大水利建设投入,推动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推进保障性住房建设,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这些都必须加大财政投入,财力增长与现实需要的矛盾十分突出。(二)关于加强学习提高能力的问题加强学习,是创新思维、提高能力的重要途径。财政工作涉及方方面面,决定了财政干部必须要有综合的、全局的、辩证的思维能力。如果不能顺应变革,与时俱进,工作就难以有效提升。(三)关于调查研究吃透实情的问题其一,调查研究是做好工作的前提,也是科学化、精细化管理的基础。其二,调查研究是提高效率抓落实的客观需要。其三,调查研究是财政部门当好参谋助手的基本功。(四)关于勇于担当善于作为的问题目前,基层财政建设确实面临很多突出的问题,职能定位不明,管理体制不顺,人员身份不明,队伍建设、软硬件设施建设跟不上发展的需要,这些问题很多形成于历史的原因。历史形成的问题,必须从历史变革中寻找出路,能不能把自己的事情做好,这是解决问题的要害所在、关键所在。为此,要把握好“有为”和“有位”之间的关系,勇于担当、善于作为,以“有为”求“有位”。(五)关于履行职能发展经济的问题在谋发展、促发展过程中,要注重“三个结合”。一要注重解放思想与实事求是相结合。首先,要实事求是,因地制宜,突出本地特色。其次,要锐意改革创新,勇于突破陈规,敢想敢试敢干。二要注重“稳增长”与“调结构”相结合。三要注重“有所为”与“有所不为”相结合。(六)关于关注民生民建民享的问题要继续加大对公共服务领域的投入,坚持财力向社会事业发展的薄弱环节倾斜,向困难地区、基层和群众倾斜,稳步推进基本民生保障体系建设。一要落实保障责任。教育发展、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水利建设和保障性住房建设。这些工作都是由省里统筹的,但责任主体在市州、县市。各地财政部门要切实把责任承担起来,在编制预算的时候,通过支出结构的调整来保证这些重点工作、重点项目的资金需求,确保民生工作得到落实。二要提高支出效益。比如抓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