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1/10
2/10
3/10
4/10
5/10
6/10
7/10
8/10
9/10
10/10

亲,该文档总共61页,到这已经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直接下载吧~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专业《试验检测师之道路工程》考试必刷200题题库,word格式可自由下载编辑,附完整答案!广东省2024年《试验检测师之道路工程》考试必刷200题题库大全及答案第I部分单选题(100题)1.水泥胶砂抗压强度以一组6个断块试件抗压强度结果的平均值为试验结果,当6个强个值中有一个超出6个平均值()的,舍去该结果,用剩下5个的平均值为结果。如5个测定值中还有一个超过五个结果的平均值(),则该试验结果作废。A:±5%、±5%B:±10%、±10%C:±15%、±15%D:±20%、±20%答案:B2.饱和土体所受到的总应力为有效应力与()之和。A:孔隙水压力B:以上都有C:静水压力D:重力答案:A3.水泥胶砂强度试件在抗压试验时,规定以()的速率均匀加载直至破坏。A:500N/s±100N/sB:240N/s±20N/sC:2400N/s±200N/sD:50N/s±5N/s答案:C4.离心分离法测定沥青混合料中的沥青含量时应考虑泄漏入抽提液中矿粉的含量。如果忽略该部分质量,则测得结果较真实值()。A:偏小B:不确定C:偏大D:相同答案:C5.手工铺砂法试验的测试步骤如下。(4)铺砂法适用于()构造深度。A:只能测定水泥混凝土路面表面B:只能测定沥青路面表面C:测定基层表面D:测定沥青路面及水泥混凝土路面表面答案:D6.水泥胶砂强度试验用砂是()A:建筑行业标准砂B:机制标准砂C:ISO标准砂D:级配标准砂答案:C7.结合有关水泥混凝土面层的实测关键项目内容,回答下列有关问题。(2)高速公路、一级公路水泥混凝土面层的实测项目的相邻板高差的规定值或允许偏差为()。A:1mmB:3mmC:5mmD:2mm答案:D8.1.水泥混凝土面层作为路面工程的主要分项工程,在原材料的检验、混凝土的强度检验与评定、工程质量的检查验收时要严格遵守《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细则》与《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等相关规范与规程的规定。针对水泥混凝土试验与评定,请回答以下问题:(2).某段高速公路设计弯拉强度标准值为5.OMPa,现测得11组试件的弯拉强度结果为(单位:MPa):5.52、4.24、5.54、5.62、5.08、6.02、5.89、6.10、6.24、5.93、6.08。己知合格判断系数K为0.75,则该段弯拉强度的评定结果为()。(2014检师真题)A:混凝土弯拉强度评定为合格,相应分项工程合格B:混凝土弯拉强度不合格,但该分项工程合格C:不能确定该段混凝土弯拉强度合格与否D:混凝土弯拉强度评定为不合格,相应分项工程为不合格答案:A9.矿渣水泥不适宜用作()。A:耐热耐火要求的混凝土B:早期强度要求高的混凝土C:大体积混凝土D:有抗硫酸盐侵蚀要求的混凝土答案:B10.某试验室开展一条公路路基土的CBR试验,试料最大粒径为40mm,请结合试验内容完成下面题目。(2)在预定击实试验的前一天,取有代表性的试料测定风干含水率,所取试样的质量为()。A:250gB:50gC:500gD:20g答案:C11.不掺加混合材料的硅酸盐水泥代号为()。A:P.IB:P.OC:P.PD:P.II答案:A12.路基工作区是指汽车荷载通过路面传递到路基的应力与路基土自重应力之比大于()的应力分布深度范围。(2018真题)A:0.01B:0.02C:0.1D:0.2答案:C13.高速公路沥青混凝土面层实测项目中,要求总厚度代表值的允许偏差为()。A:设计值的-5%B:设计值的-10%C:设计值的-15%D:设计值的-20%答案:A14.通常情况下沥青混命料的空隙率不宜小于3%,其原因是()。A:施工易于碾压B:工程中无法将空隙率降低到3%以下C:防止水份渗入D:适应夏季沥青材料的膨胀答案:D15.一般情况下,每()以内要对核子密度湿度仪进行一次标定。A:12个月B:8个月C:6个月D:10个月答案:A16.小于路基压实度规定值()个百分点的测点,应按总检查点的百分率计算合格率。A:2B:4C:1D:3答案:A17.某三级公路进行升级改造,为了解路基状况,检测机构用承载板法测定土基回弹模量。请回答以下问题。14)测定总影响量a时,最后一次加载卸载循环结束后取走千斤项,重读取两只百分表初读数,然后将测试车辆开出10m外,读取终读数,总影响量a为()。A:两只百分表初读数平均值与终读数平均值之差B:两只百分表初读数与终读数之差的平均值,再除以贝克曼梁杠杆比C:两只百分表初读数与终读数之差的平均值D:两只百分表初读数平均值与终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