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1/10
2/10
3/10
4/10
5/10
6/10
7/10
8/10
9/10
10/10
亲,该文档总共21页,到这已经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直接下载吧~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南阳旅游景点南阳旅游景点大全南阳有“南都”、“帝乡”之称。历史上,南阳是古丝绸之路的源头之一,下面是由yjbys小编为你精心编辑的南阳旅游景点大全,欢迎阅读!1、桃花源位置及路线:内乡县夏馆青扛树村值班电话:65163388简介:桃花源位于河南南阳内乡夏馆镇北8公里的青杠树村,属于世界地质公园宝天曼自然保护区内的一个优秀景点。据说是陶渊明的‘桃花源记’中的桃花源所在地。2、云露山位置及路线:内乡县马山口镇石庙村值班电话:60215555简介:云露山位于内乡县马山口镇境内,豫248省道从景区边缘穿过,距马山口镇15公里。云露山以其峰高谷幽、层峦叠嶂,云蒸霞蔚,恍若仙境、登山如踏云路而得名。。3、老界岭位置及路线:西峡县太平镇东坪村值班电话:69918078简介:老界岭生态旅游区地处恐龙之乡――河南省西峡县太平镇,位于伏牛山主峰,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距县城75公里,“311、312”国道穿境而过,交通便利。观赏面积18万亩.有景区9个,景点260多个。是登高寻幽、避暑度假、科普考察的理想园地。这里气候适宜,年平均气温12.5℃。可谓“清风碧如水,夏凉雨如春”,是中原最佳避暑胜地。4、内乡县衙位置及路线:内乡县城关镇县衙大街东段值班电话:65333488简介:内乡县衙,国家4A级景区,位于河南省南阳市内乡县城东大街。据《内乡县志》记载,县衙始建于元大德八年(1304年),历经明、清多次维修和扩建,逐渐形成一组规模宏大的官衙式建筑群。县衙座北面南,占地面积8500平方米,中轴线上排列着主体建筑大门、大堂、二堂、迎宾厅、三堂,两侧建有庭院和东西账房等,共6组四合院,85间房屋,均为清代建筑。整个县衙建筑,布局对称、合理、紧凑,主次分明,高低错落,井然有序,浑然一体,具有我国南北方古建筑的文化艺术风格,是迄今全国保存最为完整的古代县衙,现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5、医圣祠位置及路线:南阳市医圣祠街7号值班电话:63215009简介:医圣祠,位于河南省南阳市城东温凉河畔,是我国名满世界的汉代伟大医学家张仲景的祠墓所在地。医圣祠座北朝南,占地约17亩,其始建年代无确考,后经明、清多次扩建。解放后,党和国家非常重视祖国医学文化遗产和文物保护工作,曾多次拨款对医圣祠进行修葺。现大门为仿汉建筑,一对子母阙耸立门前,气势宏伟,金碧辉煌,阙上的彩绘朱雀傲视蓝天,翩翩欲飞。6、五道幢位置及路线:西峡县二郎坪乡五道幢值班电话:69939198简介:五道幢生态游览区位于西峡县城东北部的二郎坪乡境内,距县城46公里,紧靠311国道和豫51省道。五道幢景区峡谷奇特,断岩峥蝾,悬崖陡峭,鬼斧神工。谷中河水清澈,缓如垂练,急如抛珠,瀑泻如注,轰鸣而下,山水相映相辉,如诗如画;景区内,春天百花争艳,盛夏满山翠绿,金秋万山红遍,严冬银装素裹:北临刀棱山峭壁,东与马武寨奇峰相连,西、南和黄花墁上的天然韭菜园接壤,四周秀山起伏,景点连线,风光无限。悬崖建栈道,峭壁有攀岩,峡谷有速降,吊桥空中悬,小桥伴流水,五幢胜景,各有于秋,景区内共有各类不同景点40多处;游客能参与、体验在其中;是一个集探险、娱乐、观光、休闲,避暑、度假、科教、强身健体为一体的综合旅游胜地。7、蝙蝠洞位置及路线:西峡县五里桥乡蝙蝠洞景区值班电话:69876888简介:云华蝙蝠洞属喀斯特岩溶地貌。因该洞内岩壁上布满云朵样花纹,似锦似缎,堂皇华丽,又因里面有无数蝙蝠栖息,故名“云华蝙蝠洞”。洞中栖息着7个品种约10万只蝙蝠,属世界奇观。其中大白蝙蝠和小耳蝙蝠系新发现的珍稀品种,国内外罕见。有的蝙蝠展翅宽度可达58厘米,掠空飞翔,姿态优美;白天在洞中石壁上倒挂栖息,一遇惊动,转动头部,抖动双耳,发出鸣叫;出洞盘旋觅食时,持续数小时,场景壮观;黎明前,先在洞口盘旋片刻,然后疾速进洞,比出洞更为壮观;加之洞中常年流水不断,时而积潭,形成成瀑,时而循入暗河,只闻哗哗水声,不见水源。8、淮源景区位置及路线:桐柏县淮源大道135号值班电话:68268639简介:桐柏山水帘洞在河南省桐柏县城西5公里处,是桐柏山淮源风景名胜区著名景点之一。水帘洞距地高约20余米,同内有泥塑猕猴一尊,猴身上人泉水流出,洒在石钵中叮当有声。洞口被山顶倾泻而下的瀑布遮盖,犹如珠帘垂挂。沿石壁有阶绨和铁链可攀援而上,进入洞中,虽盛夏酷暑仍凉气袭人。桐柏山水帘洞水,清纯甘冽,胜过诸多名泉。洞外有小寺,寺内墙上嵌有历代文人游客书写的诗文和题记。水帘洞被道家定为“天下第四十一福地”。清乾隆四十九年以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