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1/10
2/10
3/10
4/10
5/10
6/10
7/10
8/10
9/10
10/10
亲,该文档总共102页,到这已经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直接下载吧~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考点展示]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2015·选择);收入分配与社会公平(2012、2017·选择,2013·简析);兼顾效率与公平。主干构建自主落实主干构建自主落实个人收入的分配个人收入的分配个人收入的分配考点突破考向剖析考点1按劳分配为主体(3)原因①前提条件:生产资料公有制。②物质基础:生产力的发展水平。③直接原因:社会主义条件下劳动的性质和特点。④重要意义:调动劳动者的积极性、创造性,促进社会生产的发展。点拨①公有制在我国国民经济(所有制结构)中占主体地位,决定了按劳分配在我国所有分配方式中占主体地位。②按劳分配≠公有制中的分配。按劳分配只存在于公有制经济中,但公有制经济中除了按劳分配,还存在按生产要素分配、福利性分配、社会保障收入。③按劳分配并不意味着等量劳动获得等量报酬。因为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贯彻按劳分配原则必然涉及不同地区、不同部门、不同企业的效率问题,按劳分配的实现程度与这些效率密切相关。典例1改革开放的初衷之一,就是打破平均主义“大锅饭”,贯彻按劳分配原则,调动人们的积极性,提高劳动生产率。“允许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企业、一部分工人农民,由于辛勤努力成绩大而收入先多一些,生活先好起来”的政策,推动了我国社会生产力的解放和发展。这一事实说明①按劳分配原则符合我国初级阶段的国情②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适合生产力的要求③按劳分配是在公有制范围内的分配制度④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会促进生产力发展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解析材料体现了按劳分配原则符合我国的国情,推动了我国生产力的发展,故①④符合题意。材料说的是我国的分配制度,不是基本经济制度,②排除。③说法正确但在材料中没有体现。跟踪训练1某国有企业一名高级钳工技师,累计为企业设计制造了10多项工装卡具,直接创造经济效益100多万,企业给他的工资也远高于其他普通职工。该企业的做法①真正贯彻了按劳分配原则②否认了平均分配的合理性③有利于调动劳动者的积极性④可能会形成两极分化的局面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解析该国有企业的做法属于多劳多得,贯彻了按劳分配原则,有利于调动劳动者的积极性,①③正确。收入分配公平与平均主义不是一回事,②错误。按劳分配制度不会形成两极分化,④排除。故选B。考点2多种分配方式并存(2)意义:健全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制度,是对市场经济条件下各种生产要素所有权存在的合理性、合法性的确认,体现了国家对公民权利的尊重,对劳动、知识、人才、创造的尊重,有利于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增加居民收入,推动经济发展。点拨①工资收入不一定是按劳分配收入。如:私营、外资企业中工人获得的工资属于按劳动要素分配。②劳动收入不一定是按劳分配收入。如:非公有制企业中的劳动收入不属于按劳分配收入。③农民承包集体土地自己经营获得的收入属于按劳分配,转包给他人获得的收入属于按土地要素分配。(3)我国的分配制度①是什么: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②为什么: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根本上由生产力水平决定;生产决定分配,生产资料所有制决定分配方式,直接由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决定。如图:点拨有人认为,我国的分配制度是造成居民收入差距的主要原因。该观点错误。按劳分配强调公平,但也体现效率,因为多劳多得;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强调效率,但也体现公平,因为规则平等、机会均等。地区经济差别、城乡差别、行业差别,特别是个人因素是造成居民收入差距的原因。典例2(2015·江苏高考)据统计,2014年全国居民新增财产性收入40%来自房地产,17%来自银行理财,16%来自存款,12%来自股票,其他来自信托、基金、保险等。对该经济现象的正确解读是①体现按生产要素分配②居民投资风险不断降低③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④居民财产配置趋向多元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解析本题考查我国的分配方式。居民财产性收入属于按生产要素参与分配,故①正确。通过财产性收入来源的多样化,可见财产配置多元化,故④正确。材料体现了投资的多元化,没有涉及风险降低,排除②。财产收益来自初次分配,排除③。故选B。跟踪训练2《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若干意见》强调,要鼓励各类企业通过股权、期权、分红等激励方式,调动科研人员创新积极性。实施股权激励方式A.是我国分配制度的重大变革B.是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体现C.是我国按劳分配制度的完善与发展D.保障了科研人员在企业发展中的主体地位解析股权激励方式是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体现,并没有改变我国“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A不选;按劳分配的前提是公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