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1/2
2/2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龚亚夫:中国英语教育过分强调工具性2012年3月16日,中国教育学会外语专业委员会理事长龚亚夫在接记者采访时表示,中国的英语教育理念存在问题,过分强调了英语学习的工具性。中国英语教育过分强调工具性龚亚夫认为,英语教育本身是一种语言教育,通过语言学习可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道德品质,价值观。中国的英语教育过分强调英语的工具性。学生一学英语就是问路、打招呼、看病、吃饭,很多教材都是让孩子到匹萨店购买匹萨,到英语国家谈论周末的生活等等,这种教育理念在国际上被称作英本主义,受到广泛批判。龚亚夫表示,英语作为一种国际通用语言,已经不再以英美人的标准作为唯一的标准。英语好与不好,应重在它所能表达思想内容的深度上和广度上,而不在于语音、语调的准确与流利。“一个美国的南方人,你要去听他说的英文,即使是北外毕业的,你也不见得能够听懂。”龚亚夫说,学生在中国环境下学习英语,90%以上的人还是能够听出来他所说的根本不是地道的英语口音。对于外国人来说,也仍然能够听出来他不是从小在那儿长大。“你没必要把英语说的像英美人一样,如果说的跟他们一样,但是说的没有思想,没有内涵,不能说出你独特的想法,别人仍然不会尊重你。”学校虽开设英语课但课时不足对于英语教育,龚亚夫表示,现在的教学内容对于教育的公平产生了冲击,对于大部分农村地区的孩子来说,也产生了学习的困难,影响了孩子们学习英语的积极性。例如,“前段时间有个上海的老师问我,现在考试到底是大写的可乐加s,还是小写的可乐加s,最后他们得出一个结论,桶装的可以加,瓶装的不可以加。”龚亚夫告诉记者,虽然现在的小学大概三分之二以上的学校都开设了英语课,但课时严重不足。许多家长提出疑问,到底小孩应该在三年级学英语?还是一年级学?对此,龚亚夫认为,学习英语关键不在于从哪个年级开始学,从什么时候接触语言的长度,而在于接触语言的频度。最后,龚亚夫表示,中国英语教育的目标、理念、内容以及手段等方面都需要改革,英语学习应成为了解世界的窗口,学生通过学习英语,可以懂得其他国家的价值观念、信仰以及文化习俗。同时通过英语学习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提升综合素质、使孩子们学会如何与人打交道以及应对尴尬局面。龚亚夫——教育家,教育部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研究员,人民教育出版社编审。加拿大约克大学教育系语言、文化、教学专业研究生毕业,教育硕士学位,全国政协第九、第十、第十一届委员会委员。从事基础英语教育30多年,曾任人民教育出版社外语室主任,外语分社社长等职,参加过教育部《九年义务初中英语教学大纲》,《高中英语教学大纲》以及现行《英语课程标准》的制定工作。参与编写、改编和主编多套中小学英语教材。多年参与中小学英语教师培训及继续教育工作。除教学研究、编写工作和教师培训外,还主编,改编多套大型电视英语教学片,其中较有影响的有《走遍美国》、《澳洲之旅》、《TPR儿童英语》等,并出版有《任务型语言教学》、《语言教学评估—行为表现评价与学习档案》、《中学生学习英语的方法和技巧》等有关英语教学理论,英语学习方法等各类图书,发表有关英语教育,语言习得、测量评估等方面的文章几十篇。感兴趣的研究领域包括:英语课程设计、第二语言和外语习得研究、交际语言教学、跨文化交际、英语教学评价、英语阅读能力培养等。现担任的社会职务有:中国教育学会外语教学专业委员会理事长。目前兼任现代教育国际集团教育总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