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1/10
2/10
3/10
4/10
5/10
6/10
7/10
8/10
9/10
10/10
亲,该文档总共47页,到这已经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直接下载吧~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政府官员的消防工作计划(实用17篇)好的计划具备具体、明确、可操作性、可测量性等特点。制定计划时,要考虑到内外部环境的影响和变化,以便及时应对风险和挑战。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一些关于计划的范文,供大家参考。希望通过这些范文,你们可以更好地理解计划的重要性和编写计划的技巧,从而达到高效完成任务的目的。大家一起来看看吧!政府官员的消防工作计划篇一坚持“预防为主,防消结合”的方针,采取全员参与、专人专管,消防队员为主,其他保卫人员为辅的方式方法;加强“硬件”基础设施建设,改善消防安全环境;设立消防专干,加强对消防队员的管理和训练,突出“软件”建设,增强安全管理的有效性;加强消防设施设备、器材的管理,保障完好率。1、杜绝火灾事故和重大火灾隐患;3、协助相关部门,加强对消防安全基础设施进行改造和建设,增强消防安全的可靠性;4、保持消防设施设备、器材的完好,并随时处于良好的工作状态;5、消防队员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随时做好战斗准备,迅速处置各种突发应急事故,保障员工和公司的生命财产安全。消防安全领导小组组长:王建兵。出自fAnwEN.cHAZIdIan.COM消防安全领导小组副组长:王瑜。消防安全领导小组成员:陈源寅、鲁健、王造富、季占武、宋立志、宋云、李洁、周兵、胡希明、刘建、何继明、林永刚、郭小林、沈虎、唐辉。委员会成员要本着对公司负责的思想,要有高度的责任心,各司其职,配合公安消防队严密防范做好公司消防安全工作,努力清除各种影响安全和稳定的隐患,保障公司和员工的生命财产安全。1、加强领导、明确责任。建立健全消防安全组织和机构,加强组织领导,充分发挥领导和监督作用,增强工作的指导性和有效性,明确责任,建立相应的奖惩激励机制,促进消防工作的顺利开展。2、利用多种形式,对员工进行消防安全知识教育、培训,提高消防安全技能。3、建立完善规章制度、增强执行力。以国家法律法规为依据,以公司规章制度为重点,认真修订和完善消防安全制度,并认真抓好落实。(6)、搞好总结分析,不断改进提高。1、建立健全消防安全组织、明确责任;2、11月为“消防安全活动月”,6月、11月各进行一次消防演习;3、每月利用公司宣传栏宣传有关消防安全常识和预防措施;4、每月组织消防安全检查,及时消除火灾隐患,火灾隐患整改率达到100%;5、每季度召开一次消防安全工作总结讲评会议;6、每周对点保卫人员对员工进行一次消防安全教育;7、对点保卫人员每1小时内检查所属区域消防安全1次,并在巡逻看板上签字;10、在6月份完成b区办公楼及改造厂区的消防基础设施的改造和建设工作;12、各对点区域的消防安全情况与结点保卫人员、消防队员、保卫队长、消防专干的绩效手挂钩。xxx(集团)有限公司。保卫部。20xx年xx月xx日。政府官员的消防工作计划篇二为贯彻落实xx市消防联席会议精神,深刻汲取近期省内外和周边地区多起有影响火灾事故教训,动员各镇(区)、各部门集中时间、集中力量,全面开展一次消防安全大检查、火灾隐患大整改、消防知识大宣传活动,坚决预防和遏制火灾事故,尤其是群死群伤恶性火灾事故的发生,确保夏季消防安全。(三)疏散通道、安全出口、疏散指示标志、应急照明是否符合规定;(四)消防车通道、防火防烟分区、防火间距是否符合规定;(六)设有车间、仓库的建筑物内或具有火灾危险的娱乐场所内是否设置员工集体宿舍;(七)单位在用火、用电、用油、用气等方面是否存在严重违法违章行为。本次夏季消防安全大检查工作共分三个阶段:(一)自查抽查阶段(7月31日前)各镇(区)、各部门要按照检查内容,制定具体工作方案,组织安排本地、本部门全面开展消防安全自查工作。自查要坚持高标准、严要求,做到认真仔细、严格彻底;对检查的单位、场所,要如实记载检查人员的姓名、检查时间、检查发现的问题等。要督促每个单位开展“五个一”活动,即:举办一次全员安全培训,制定一份火灾事故应急预案,开展一次扑救初起火灾的演习,组织一次应急疏散逃生演练,对自动消防设施和电气设施进行一次全面维护保养。各镇(区)、各部门要在7月31日前将夏季消防安全大检查情况登记表及夏季消防安全大检查情况统计表报市公安消防大队(电话/传真:0523—882xxxx)。在各镇(区)、各部门自查的基础上,市政府将适时组织督察组对各镇(区)、各部门进行抽查。(二)集中整改阶段(8月1日—8月20日)自查和抽查结束后,各镇(区)、各部门要集中一个月的时间,对发现的火灾隐患和安全问题进行集中整治。能当场改正的,要责令隐患单位立即改正;不能立即整改的,要及时下发法律文书,督促单位限期整改到位。各有关部门要依法运用临时查封、吊销证照、强制执行等执法手段,加大查处力度,促进隐患尽快整改。整改工作要坚持“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