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985软件工程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理解软件工程的基本概念、原则和方法;2.掌握软件开发生命周期各阶段的目标、任务和技术;3.学会运用软件工程方法和技术解决实际问题。技能目标:1.能够运用结构化分析方法进行需求分析,绘制软件需求规格说明书;2.能够运用结构化设计方法设计软件架构和模块,编写软件设计文档;3.能够编写规范的软件代码,遵循编码规范和编程习惯;4.能够运用软件测试方法和技术进行单元测试、集成测试和系统测试;5.能够使用项目管理工具进行软件项目的进度控制和质量保障。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培养学生热爱软件工程学科,激发学习兴趣;2.培养学生具备良好的团队合作精神和沟通能力;3.培养学生严谨的工作态度,遵循工程规范,注重软件质量;4.培养学生具备创新意识,敢于尝试新技术和新方法;5.培养学生关注社会发展,将软件工程应用于实际问题的解决。课程性质:本课程为软件工程专业核心课程,旨在培养学生掌握软件工程的基本理论、方法和技术,具备软件开发和项目管理能力。学生特点:学生已具备一定的编程基础和软件工程基本知识,具有一定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学要求:结合课程性质和学生特点,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综合运用能力。通过案例分析、项目实践等教学手段,使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基础上,达到课程目标所要求的具体学习成果。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创新意识和工程素养。二、教学内容1.软件工程概述:介绍软件工程的基本概念、发展历程、目标与原则,分析软件危机及其解决办法。教材章节:第1章2.软件需求分析:讲解需求分析的方法、工具和技术,如DFD图、数据字典等,案例分析。教材章节:第2章3.软件设计:阐述结构化设计方法,包括模块化、信息隐藏、抽象等,介绍软件架构设计、模块设计。教材章节:第3章4.编码与实现:强调编程规范,分析常见编程错误,讲解编码技巧,如命名规则、注释等。教材章节:第4章5.软件测试:介绍软件测试的基本概念、方法和技术,如黑盒测试、白盒测试、测试用例设计等。教材章节:第5章6.软件项目管理:讲解项目管理的基本过程、方法和技术,如进度控制、风险管理、团队协作等。教材章节:第6章7.软件工程实践:结合实际项目,指导学生完成需求分析、设计、编码、测试和项目管理等环节,提高实际操作能力。教材章节:第7章教学内容安排与进度:本课程共计16周,每周4课时。第1-2周讲解软件工程概述,第3-4周进行需求分析,第5-6周学习软件设计,第7-8周掌握编码与实现,第9-10周学习软件测试,第11-12周了解软件项目管理,第13-16周进行软件工程实践。确保教学内容科学、系统,符合教学大纲要求。三、教学方法本课程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旨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主动性和实践能力。1.讲授法:教师通过生动的语言、形象的比喻,系统讲解软件工程的基本理论、方法和技术。结合教材内容,深入浅出地阐述重点、难点,帮助学生建立完整的知识体系。2.讨论法:针对课程中的热点、疑点问题,组织学生进行课堂讨论。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和批判性思维。3.案例分析法:精选典型软件工程项目案例,引导学生分析、讨论案例中的问题,总结经验教训。通过案例分析,使学生更好地理解理论知识,提高实际操作能力。4.实验法:设置课程实验,让学生动手实践。实验内容包括需求分析、设计、编码、测试等环节。通过实验,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5.项目驱动法:以实际项目为载体,指导学生完成整个软件开发生命周期。学生分组进行项目实践,提高团队合作能力,锻炼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6.互动式教学:鼓励学生提问、发表观点,教师及时给予反馈。通过课堂提问、小组讨论等形式,加强师生、生生之间的互动,提高课堂教学效果。7.线上线下相结合:利用网络教学平台,发布教学资源,开展线上讨论、答疑等活动。将线上学习与线下教学相结合,拓宽学生的学习渠道,提高学习效果。8.激励评价法:注重过程性评价,对学生在课堂讨论、实验、项目实践等方面的表现给予充分肯定。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自信心。四、教学评估为确保教学质量和全面反映学生的学习成果,本课程设计以下评估方式:1.平时表现:占总评成绩的30%。包括课堂出勤、课堂讨论、提问、小组合作等方面。通过这些环节,评估学生的课堂参与度、团队合作精神和沟通能力。2.作业:占总评成绩的20%。布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