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第PAGE\*Arabic\*MERGEFORMAT5页共NUMPAGES\*MERGEFORMAT5页农委产业提升活动方案为认真贯彻落实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快推进粮食产业化发展的意见》(皖政办[2009]74号)省农委《关于做好2009年水稻产业提升行动工作的通知》(皖农明电[2009]52号)文件精神,切实抓好粮食产业工程建设,努力保持我县农业稳定发展,农民持续增收增效,进一步抓好水稻产业提升行动工作,现制定如下实施方案。一、指导思想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建设为契机,以增强粮食安全为出发点,以推广先进技术为手段,加快粮食优势区域生产基地建设,实行规模化种植产业化开发,不断提高水稻产量与品质,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稳定。二、实施规模全县水稻种植面积稳定在57万亩左右,其中优质良种覆盖面积达55万亩以上,占水稻面积的95%以上,全县水稻平均单产增幅达2%左右,总产达30万吨以上。为了实现上述目标,在县、镇、村全面开展水稻“万、千、百”核心示范片竞赛活动,全县共建核心示范片面积10万亩。其中,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在姥桥、沈巷镇各建一个万亩核心示范片,白桥、功桥、历阳、乌江、香泉、石杨、善厚、西埠八个镇各建一个千亩核心示范片。为此,县、镇两级农技人员要以示范片为平台,各建2个百亩高产攻关田,辐射带动全县20万亩,水稻单产增幅在5%以上。同时,示范片中的示范户将作为农技干部的帮扶重点。三、示范内容在“万、千、百”核心示范片上,要求各建立五种示范田,作为考评考核主要内容,即高产攻关田100亩,机械插秧示范田或轻型化示范田100亩,病虫统防统治示范田1000亩,主推品种展示田不少于20亩,水稻化肥“3414”试验田1项。在建设好示范片的基础上,要加强苗情监测工作。县农技推广中心在沈巷、姥桥各建一个苗情监测点,有条件的镇也要开展苗情监测,采取定地点、定时间、定人员的办法,对水稻生长发育动态、技术应用状况、灾害发生情况生产成本、效益进行监测,为科学指导水稻生产提供科学依据。四、产量目标万亩核心示范片平均单产达550公斤,千亩核心示范片平均单产达600公斤,百亩高产攻关田平均单产达700公斤以上。通过核心技术推广辐射,带动全县水稻单产在2007-2009三年平均产量的基础上提高2%。五、推广核心技术重点解决好基本苗不足、水育秧比重大、粗放田管重虫轻病等突出问题,以良种推广“一增四推”关键技术为重点,在技术推广质量上下功夫,进一步扩大技术覆盖面。一是要加快优质高产品种推广,切实解决品种多乱杂问题,提高良种覆盖率。二是要切实解决好水稻亩基本苗不足问题,增加栽插密度,提高栽插质量。积极推广旱育秧、抛秧、免耕栽培等轻简实用技术。三是科学防控病虫害。重点做好稻飞虱、稻纵卷叶螟、条纹叶枯病、稻曲病、稻瘟病等病虫害的防控。四是加强肥水运筹管理。全面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大力推广氮肥后移增施穗粒肥技术,改变长期灌深水栽插秧苗的习惯,做到科学湿润灌溉,防止倒伏。五是推进水稻机械化作业。六、推进“订单”收购全县22个水稻良种补贴与良种挂钩品种,有14个品种被企业承诺确定为订单品种。全县“订单”收购面积50万亩,其中“订单”加价收购面积约35万亩。通过企业“订单”加价收购促进全县粮食稳定发展,提高种粮价格效益,不断提高农民收入。七、落实惠农政策我县今年是全省水稻良种补贴与良种挂钩试点县的第三年。要按省农委的有关文件精神,严格执行《县2009年水稻良种补贴与良种挂钩试点方案办法》,认真把好挂钩品种筛选关、补贴政策宣传关、良种面积统计关补贴资金到户关。县农委财政部门已认真制定方案,贯彻落实。八、保障措施1、切实加强领导。实施水稻产业提升行动项目,是确保粮食安全、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重要途径。要切实加强领导。县政府已成立行政领导组,加强对水稻产业提升行动的决策与指导。各镇政府也成立了相应的组织,抓好落实工作,县农业主管部门成立了技术指导组,认真抓好技术指导培训工作。2、发挥科技作用。各农技推广单位在进一步开展好农业科技减灾进村服务促春耕活动的同时,利用送科技下乡、技术培训、印发技术材料、田间现场指导等多种形式,把水稻高产栽培技术宣传到农户,指导到田头。县、镇两级农技人员要分工包片、明确职责、责任到人、一包到底。3、建立登记备案制度。要按照布局合理、规模推进、产业开发滚动发展的原则,以行政村为单位,将核心示范区建设任务分解到镇村,落实到农户田块。每个示范村民小组确定1名科技示范户,着力加大扶持培育力度,努力形成以户带村、以村促片、层层推进的示范格局。核心示范区实施方案、建设地点规模、科技示范户姓名联系方式等资料要实行登记备案制度,由各镇农技站汇总于6月20日前统一由网上报送县农技推广中心,作为今年工作督查考